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之童心缺失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6052 浏览:216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注重对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论文。然而仔细观察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却有着着童心缺失的现象。我们在教导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他们身上“未泯”的童心,不要让它轻易缺失。语文课堂应当是要提供给孩子们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拥有自由的心灵空间去感知课文内一个个出色的世界,我们能做的实在很简单,给孩子们天真的思想最大的尊重,留步童心而已。
【关键词】童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寻找;缺失;留步
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以古代的私塾到现代的学校,其优越性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注重对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论文,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结合进课堂教学,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更深层次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阅读自主,也更倾向于追求语文味的咀嚼和进行实践性的练习,对语文教材的多元化解读较之以前大有突破。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在多个方面都得到改善和完善,更趋向于成熟化的进展。
前不久听了一堂市级示范课,所选取的课文是八年级下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这是一篇平淡而有味的文章,表达了日常生活也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的人生感悟。教师以文章最后的鸭蛋络子说起,引导学生以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三个部分去感受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并总结这部分的描写体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教师在引导中曾重点提到本地立夏吃鸡蛋的风俗,也提示了吃鸡蛋时相似的游戏习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设计环节,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课堂上大部分数学生的反应却是低头看着书,拿着笔却没有真正动一下;默默地听他人回答不足,或是听老师讲话,过于“冷静”的态度让人无法了解他们是否真正感受到了课文的“童真童趣”,也无法让人认同他们是这课堂学习的“主人”。本应是非常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为什么没有能够引起课堂上学生广泛的情感共鸣呢?他们为什么要在课堂学习中故作深沉,用沉默来装扮自己呢?
反思语文课堂教学的近况,我们不得不承认主动介入课堂活动的学生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同学甘愿成为课堂活动的“配角”、“听众”,甚至是“旁观者”。对于不足的思索,大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简单化、程式化的处理,用套话,空话来应付,有些则以社会中那些阴暗的心理去曲解文本,缺乏客观必要的真和实,以不符合年龄的老练或者沉默的体现来支撑课堂活动,这种扭曲的课堂“作为”并非少数。公然课上学生固然会由于外界——听课老师的有着,太紧张而隐藏自己的真性情。那么常态课呢?依然有着这种现象,那就说明这之中必然有更为主要的理由。而我以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童心的缺失有着重要的联系。
童心之失
晚明杰出思想家李贽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心,童子之心,小孩子天真纯朴的心。著名教育家丰子恺说:“大人和孩子,分居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为不同者,是我们这世界里有着不可超越的大自然的定理,有着不可破戒的人为的规律,而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这些羁网。”他童心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受束缚和玷污,没有了那些捆绑心灵的枷锁,而童心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孩子会由于一个笑话或者一个动作,笑得前仰后翻;会在无聊的时侯,忽然对草丛里蚱蜢产生浓厚的兴趣,捉了一个下午不知疲倦;不能出去的时候,会在屋子里追跑打闹,给爸爸妈妈制造小麻烦,或者围着电视电脑,对动画片和游戏保持着痴迷的喜爱。在这些事情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孩子天性中的天真、纯洁、活泼、自由、善良的一面,而这些美好的之处正是“童子之心”有着的证据。
然而这些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看到的却未几。学生们失去没有了天真纯洁的想法,没有了个性活泼的反应,缺少了对“美”的品味,“童心”缺失,由于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也就不奇怪了。
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知识文化的积累,长大后的学生身上童心的证据越来越少,直至消失。究其理由一方面和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自然因素有关。随着学生青春期生理上的发育,心理上自我意识也随之觉醒,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熟悉事物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自然地向成人化进展。课堂上,有时学生会刻意回避那些单纯,天真的想法,而往那些高深玄妙的方向寻求答案,这样能使自己显得思想深刻,更具有成人的风范。
另一方面和教育因素也有联系。人必须接受教育才能识文断字,懂得道理法则,教育能使人的进展更全面更完善。但在丰富自身内涵的同时,教育也有可能像一剂催熟剂一样过快地将学生们天真烂漫的思想规范化,程序化。
不可否认,语文课堂仍然有意无意的进行着“人工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尽管有放手让学生讨论,质疑,感悟等,但总难免以理性的思维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个个重难点,以成熟的姿态说服学生把这些理性的思维吸收进去,这种学习缺少足够自由的想象空间,而且也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他们常常会担忧自己的答案与老师的不一致,对与错的功利性导致有一部分同学直接不思索,等着老师的答案以天上掉下来。
除此之外,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也会影响童心的有着。一般情况下,语文教材内主人公是小孩子的课文,读起来简单、明白、轻松一些,学生们自然喜欢。而有些课文与学生生活疏离,他们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也找不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地方,联想起来非常费劲,因而潜意识里就不感兴趣。失掉了阅读兴趣,就无法进入文本,与作者形成心灵共鸣,对于不足的思索自然也只能是流于表面,对于主旨的挖掘似懂非懂,甚至无话可说,为了应付老师只能套用那些谎言,空话,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言论。这种情况下童心自然是不有着的。另外在相同课文的情况下,学生也有着个体差别。男生偏好刺激,惊奇的文章,女生偏好优美、亲切的文章。不同的喜好,也会影响他们对课文投入的兴趣,以及他们在课文得到的体验和感受。
“增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承担,”但这绝不是说语文学习在丰富学生的同时是要以牺牲学生的童心为代价的。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过早的失去童心绝非一件好事。
留步童心
初中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除了“少年”的一半,还有着一半孩童的心理特点,在他们身上,童心必然是有着的。那么我们在教导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他们身上“未泯”的童心,我们依然期盼学生能保有孩童时分那种能敏锐地感受到小鸟眼中的悲伤和疼痛,能听的到花儿的笑声,能闻的到云朵甜甜的香味,能摸到流水剧烈的心跳,能写出“蜗牛走路的时候/天上打起雷/蜗牛吓得要命/就赶紧伸出避雷针/继续赶他的路”这样趣味盎然的小诗的“童心”之为。
那么如何留步童心呢?我们可以试着以课堂教学的以下几方面转变:

1.唤醒教师的童心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与自己有年龄差距的学生,是和他们保持间隔,还是倾心相交?我想应当是后者。那么要倾心相交的条件,必须是和学生保持同等的地位,以他们的角度出发去思索不足,为他们设计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和他们一样试着用最直观的方式去感悟生活。只有蹲下身子教书了,教师的心才能与学生的心产生相通,才能唤醒沉睡已久的童心。

2.敲开兴趣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之他们的生活阅历浅薄和生活环境的差别等因素,难免有时对文本内容兴趣缺失。教师必须选择适合的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进入到广阔的文本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