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不二宝贝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20714 浏览:939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要有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必须掌握诵读这一不二宝贝。
诵读在语文课堂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和作用呢?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丰厚的背景上风:诸如个性、兴趣、情感、美育、思维等上风和非智力上风。假如诵读指导得体,领悟启迪有法,很轻易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迷狂”状态——即令人怡情的审美情境。试想,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现代文的阅读如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本日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能求其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作用。”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
诵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音乐美。文章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韵、节奏的铿锵和谐、动听动听等方面。一般说来,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得最为突出。古典诗歌的语言是中华民族文学语言浓缩的精品。韵脚的清越响亮、平仄的抑扬抑扬、联绵词的回环唱叹、叠音词的声情并茂、骈偶句的节奏和谐、炼字炼句的言简意赅……这一切富于音乐美、形象美、简练美的民族语言特点,只有通过对古典诗歌的耳濡目染、口诵心惟,才能积淀于学生的心底笔头,得以薪尽火传。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诗中“秦”“津”“邻”“巾”押韵,字句平仄搭配贴切,对仗工整,因而吟诵起来,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另外,古代诗、词、文的诵读还包括停顿、拖腔和语调等方面。有人以为,只有拿腔拿调地诵读才能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和抒怀之美。诗词文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吟诵。假如说一首诗像一块炽热的煤炭,那么好的吟诵就会使它散发出全部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学生渴求美的心灵。诵读能使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学生更快更深地带进诗的意境,去领略到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学生在“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身醉其音”的情态下,借助与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步入诗歌的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如《敕勒歌》、《观沧海》,教师要带领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让诗中所描绘的辽阔的牧原风光和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很形象、很自然地再现眼前。其他体裁的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也有着着音乐美,只不过不如抒怀散文那样突出而已。如“以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纪念白求恩》)。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表示更加肯定。又如文章结尾“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运用了五个句式一致的排比,读起来使人感到气势流畅,感情强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悟到文章多方面的美韵。
诵读课文,让学生感悟语言所蕴涵的意境美,以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每一篇作品都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富有神韵的生活内涵,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作家的生花妙笔表达出来的。比如选入中学教材中的抒怀散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辞采文意均属上乘。这就要求学生首先通过诵读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佳境,发现美、熟悉美,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中,领悟文章的精华。《荷塘月色》是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间佳境。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以而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诵读的要求,首先要文气贯通、节奏鲜明,以取得尽可能优美而动人的音响效果。其次诵读时要捉住语言中的动词、形容词、语气词和句子修辞,努力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一篇精美佳作,教学时,不宜用语法框架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中,凭借联想和想象,再现再创造,让学生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吟诵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种美的享受,用慷慨激昂、富有节奏的语气读出安塞腰鼓的气势,感受其壮阔、豪放、火烈的雄壮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鼓声的铿锵有力,感受那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强烈气力的动态美,在美的感受中领会作者对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性格的赞美。吟诵朱自清的《春》,则想象那大地春回、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冲破土层的小草,竞相开放的春花,温柔拂面的春风,轻盈细密的春雨,奋发向上的迎春人,以大自然所呈现的声、形、色、味中感受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和她带给人的希望。而有的文章,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各部分的诵读却是动态的:“牧羊图”要读得平稳、亲切、柔和,想象干净的蓝天、美丽的梯田、悠闲的小山羊,感受图画中清新、和谐的气氛;“风雨图”要读得一幅比一幅快,音量加大,语气加强,体现那急促、紧张的氛围;而“姐弟欢娱图”要读得温馨、愉悦,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浓厚感情,触摸那两颗真挚的“童心”。《岳阳楼记》,这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的优秀隽永的散文,用抑扬抑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得浅显流畅而自然,直观地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迅速唤起学生的内心视象,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冲动,对作品中展示的“八百里洞庭”的壮美图景心驰神往,以至进入角色,达到情景交融,把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还能启动他们的灵性,感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感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打扮匣一节。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即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请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再现了这些情景,朗读者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意会”的形象,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这也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朱自清先生以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作用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以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诵读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感受:“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可见,提倡诵读教学作用重大。那么,如何进行诵读教学呢?首先,教师要加强范读,子师以“读”,孰敢不“读”?专心动情范读,可以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还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精神享受。其次,要善于指导学生朗读。应针对学生朗读中音量偏小,速度过快,破句多,缺乏感情的缺点,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辅导,逐步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朗读的积极性。再次,通过导入等教学环节,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美的诵读情景,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最后,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范读、领读、带读、接读、齐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多种,使诵读的过程也布满美。
声情并茂的诵读是营造教学情境氛围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传统教学论或现代教学论都一致以为,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审美感应,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进入与课文情境有关的特定意境。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阅读教学一定要把诵读放到第一位。
王雄师,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武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