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讨性学习课堂教学不足设计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34258 浏览:158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8.“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惦记着前方的目的地,而忽略了等待的学生,没有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独立思索、自读自悟的时间,自由表达、展示成果的时间,品位美感、自由想像的时间。为了教学容量的充实、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不敢停下来,不愿停下来,有时只顾自己跑到终点,而不敢和学生一起行进在探究知识的路途上。美国教育探讨者以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有两个重要的停顿等待时间。第一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间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提出下一个不足。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学生留有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活动时间。学生回答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等待,不宜插嘴追问,使学生心情紧张。
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回答不足“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学生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时教师要放慢节奏,用细数落花的爱心、缓寻芳草的耐心,才能等来美丽的花开。而学生们也没有让笔者失望,相继总结出以下品质——诚信,坚毅,执著,有集体主义精神。
9.“闭门推开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新课程标准要求:“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不足”,而现实却是课堂上很少有不足是学生提出来的。教师霸占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一言堂”现象。学生体现拘束,不会提问,不善提问,没有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不能进行深入复杂的思维。解决这个不足的关键还是在教师身上。教师设置的提问应该能引导学生发现不足,应该起到“闭门推开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作用。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课一文时,笔者设置这样一个不足:“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原先的“焦虑和悲痛”变成“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学生产生疑问:“焦虑和悲痛以何而来?”大家找到关键词“生死谜、手足情”。有的学生又产生了不足:“‘生死谜、手足情’是什么意思?”大家查找资料,知道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姐姐的自然焦虑悲痛。
10.“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以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对作品作用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上,还体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正是这种语言的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而学生的这种再现或者重构需要一个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一系列的不足,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阅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促使学生顿悟时刻的到来,达到“欸乃一声山水绿”的美好意境。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笔者指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效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印证“花和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哲理之后。在下一个环节设计一个不足——“发现文章的美”,学生们有的说美在对紫藤萝瀑布的渲染描绘;有的说美在全文中活动的梦幻般的淡紫色;有的说美在文字中活动的生命力;有的说美在那对紫藤萝的历史回忆;有的说美在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通过这个环节,本文的美感已经烟销日出,学生已经完全把握了文意,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进入文章的意境了。
总之,语文探讨性学习中教师的提问必须讲究技艺教学论文,使之成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潜心钻研,把不足讲析变为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