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钥匙”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7591 浏览:309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有这样一则寓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一只大锁“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由于我最了解锁的心。”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我正进行着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是我们能捏准课堂教学的“钥匙”,那么应该会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吧。实在,细细一想,在以往的很多次教学中,有意无意的,我也运用过各种各样的钥匙,无形中激活了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效。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兴趣——开启求知之门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靠于兴趣。”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

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

(一)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采用直观演示、暗示启发、情景诱发、出示教具模拟表演等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教学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因素。

(二)增强语文教学的阅读性、思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兴趣

我们要加强对语文学科性质、功用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语文是以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百科之母”,学生了解了学习语文的目的和价值后,会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师应带领学生思索每篇教材的内容在整个语文知识结构系统中的成份、地位、内在联系以及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思维策略。

(三)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进展他们的多种兴趣,培植厚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涉及的面广,除生动活泼的课内学习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所以要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汲取多种营养、以而让学生进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

二、文眼——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每篇课文的文眼,紧扣文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挈全文、沟通文脉,捉住这样的文眼易于绘出主线。例如导读课文《穷人》时,一位教师由“穷人主要写谁?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说的?”导入再重点突破:“桑娜在帮助西蒙收养两个孤儿时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以哪一个成语中可以最概括地体现出来?”以而提出文眼“忐忑不安”。然后紧扣文眼,让学生列举具体写出体现了“忐忑不安”的句子,归结出4个供学生研读的不足情境:(1)他会说什么?(2)自己的五个孩子为什么已经够他受的了?(3)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4)如今怎么跟他说?学生研读后组织课堂讨论,教师相机渗透读写练习。
有的课文中某个关键句可以点明中心,起统领全文的作用。每篇课文往往有些段,对体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捉住这些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
我觉得,一篇文章的文眼,应该不仅仅是刚才所说的关键性词句段,应该还包括文章的题目。如《我给江主席献花》、《特殊的葬礼》、《诚实和信任》等等,紧扣题目就是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

三、提问——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提问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以此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去知识的海洋里游渡,到聪明的花园里采撷,鼓起劲儿攀登科学的山峰。恰到好处的一问,就比如一把金钥匙,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机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学生原来基本平衡的知识结构天平在这一问之下开始倾斜,使同学意识到知识欠缺的方位,指导他们迅速地调整自已的思维指南。进而或读课文、或思索、或讨论、或回答……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此天生。在读书、思索、讨论之中,学生感受到了探讨知识的欢快,感受到了介入创造的幸福,更熟悉到了学习新知识的道路自己也能走。那种溢自心底的成功与满足的甘泉,滋润着学习兴趣之花。

四、质疑——开启革新教学论文之门的钥匙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不足比解决一个不足更重要。”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革新教学论文之门的钥匙。
以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体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策略,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不足提出来:1.有关文章表层词、句的疏通性不足;2.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不足;3.有关表达形式的鉴赏性不足;

4.有关课文知识拓展的延伸性不足;5.有关对课文不同看法的评价性不足。

五、延伸——开启运用之门的钥匙

(一)课文本身的延伸

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用来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进行听、说、读、写练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兴趣,又能活学活用,培养素质、能力,以而在根本上克服语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的缺陷,使之更好适应于日益进展的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我的做法是:1.每篇课文学完后,腾出10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情境性填词、造句等模仿性练习,积淀获得的语文知识。2.一定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语文知识的迁移练习,这种练习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如学习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之后,让学生续编普罗米修斯带着火种回到人间……

(二)贴近生活的延伸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要教育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我们的教学思想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里,而要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并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放,以拓宽语文课内教学的视角,摆脱传统的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束缚,把眼光投向课外生活天地,去谋求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学完《走,我们去植树》,让学生回家亲身动手植树,并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既学以致用,又提高了熟悉,更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顾寅初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革新教学论文,关键在贴近生活。”以课外生活中寻找各种场合运用语文工具来拓宽语文教学空间,正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