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寻求“美丽转身”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4212 浏览:117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年纪长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学习每篇课文必做的作业。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完成作业”三个步骤进行。再看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不管是公然课,还是正常课,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这一教学环节几乎很丢脸到,课堂上能不涉及就尽量不涉及,代之的是感悟、品读、理解、鉴赏。今天的课堂,分段、概括段意已经以当初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跌落到被遗忘的境地。
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客观有着,它是连接低年級字词句练习与高年級篇章练习的“桥梁”。固然《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要求,但在第二、三学段分别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捉住要点”等要求,在语文教材里也安排了相关内容,如教材中《秋天的雨》课后提示:交流课文是以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又如教材中《小英雄雨来》一文导语中提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穷人》的课后练习提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等,这些都说明阅读教学是需要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练习的。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练习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进行适切的分段练习。

首先,我们要明确,重视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不是要课课俱到,而是要根据课文特点,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段练习。比如,有的课文自然段未几,可以按自然段教学,如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等就不必先分段后教学。有的课文结构清楚,如《秋天的雨》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美丽的小兴安岭》中二、三、四、五自然段是并列段式,就可拿来进行分段练习。有的课文所述故事情节很紧凑,或内容较简单,就不必再分段了。有的课文根据需要,可以在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浅析。如记叙文可以按事情进展的顺序分段,由于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理由、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策略,先写理由,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策略,先写结果,再写理由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理由、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即可。可以按时间顺序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浅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留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可以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策略。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可以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记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策略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以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可以按文章的结构分段,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结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还可以根据观察点的变化分段,可以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分段,可以按照人物出场顺序分段……答案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只要言之有理,证据充分就可以。

二、根据文体特点,教给科学的概括策略。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高年級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练习时,我们要留意教给学生概括大意的科学策略。比如,记事的段落,要捉住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写人的段落,要读懂写什么人及他(她)的性格特点;写景状物的段落,要捉住的是什么景物是怎么样的;而说明文的段落,则是什么事物以及它的特点。段意表达要简明扼要,概括的是主要意思,不必面面俱到。如摘句法(捉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捉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去旁枝,抓主干”法(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综正当教育论文(捉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未几,但较长,可用缩句的策略来概括)。假如文章有提示语、小结语、过渡段能全部或部分揭示出段落大意的,则可以借用或部分借用文章中的语句作为段意。但很多文章无现成的语句可用,这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了。分段、概括段意,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实践,学生有权利用各种形式表示自己对文章内容和条理的理解,有的可以用词语概括,比如《白鹅》一文写了白鹅的啼声、步态、吃相;有的可以用短语概括,比如《观潮》就可以用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表示文中的顺序;有的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比如《校阅阅兵》,邻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准备欢庆国庆,在一所学校里儿童团员们经过商议决定让截肢的博莱克走在校阅阅兵队伍的最前列,游行时儿童团员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喝彩;有的可以发问,比如《太阳》,太阳是怎样的,和人类的联系是什么……就这样,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用通畅、简洁、完整的语言将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分段、概括段意练习,我们既不必像以前那样,逢课必练,为分段而分段;也不要像今天这样,刻意回避。而应该根据年段、课文、文体特点,该出场时就出场,需练习时则练习,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科学的、理性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