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感哪能少?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4968 浏览:184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假如我们只把课文当成冷冰冰的文字去教,学生自然不会感受到语文的乐趣。缺乏感情的课,算不得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是在积累、感悟、品味、欣赏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假如把张晓风的散文名篇《敬畏生命》上成写景练习课,而将作者由漫天飘飞的柳絮,想见生命自灭自生,生生不息的壮观与伟大这种赞叹轻轻带过的话,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大打折扣了。为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教师首先要自己真正深入到课文当中,专心灵感受语言,品味故事,当自己被感动,才能将投入到课堂之中,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感染学生。

一、用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

鲁迅的《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作者小时候上私塾时的趣事:当先生在上眼前仰后合,摇头晃脑诵读“之乎者也”时,底下也就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学生接触这段文字时也许不会体味到什么乐趣,也不会像成人那样读到此处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时就需要教师用某种策略唤醒学生的似曾相识的经历。“你觉得鲁迅先生小时候的读书生活苦吗?”学生可能会说苦,由于要读自己读不懂的文字,有时还要承受老先生的戒尺笞打之苦。但结合这段,试想自己眼睛偷觑着老师,手底下忙活着自己喜欢的事,有没被发现的窃喜,也有提防被发现的紧张。能在严厉的管教之下偷得片刻悠闲,能够享受蒙骗了大人的自得和兴奋,这岂不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趣事?再启发学生,就像大家现在回味自己的小学生活,连挨了老师的打也会觉得是最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早已忘却了当时的皮肉之苦,而欣然于儿时的顽劣和狡黠。最后回归原文,点出此文是鲁迅先生晚年之作,时隔多年后作者回忆这些往事,怎么不是对早已远去的美好童年深深的怀想和眷恋,是为自己已经苍老的心灵寻得的一份灵动和慰藉?这样学生也会自然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这就和鲁迅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二、穿插背景,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

语文阅读中有知人论世法之说,那些浸透血泪的文字背后的文化精神、战争风云、政治兴衰、人际遇合、离情别绪、山川风物、风俗演进,假如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能不说是语文课堂巨大的遗憾。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假如能适时穿插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学生就会更能感受到词人在丧夫之痛的折磨下,又经战乱侵扰,流离失所的那颗饱经忧患的心灵。生活的痛苦,感情的空虚,这一切向瘦弱不堪的苦命人袭来时,人竟比那枯萎凋零,随风卷去的菊花更显憔悴了。

三、品味语言,创设情境,点染情感

古诗文中往往留有一些空缺,假如能调动学生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填补这些空缺,再现情境,就会让人沉浸于
其中玩味不已。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言近旨远,值得品味。可启发学生想象“共剪窗烛”的相聚场面,设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屋外是怎样,屋内又是怎样,然后表达出来,教师可作点评示范:真想有一个漫漫长夜,让我把压抑了多年的思念向你倾诉。那时即使外面冷雨滴沥,我也不觉寒冷,由于相聚的温情早已融化了寒冷,还有那灼灼闪耀的灯花为我们助兴。这一幕夜夜进入我的梦境,成了我一生中最温馨的期盼。

四、用音乐诗文渲染气氛,有利于情感的把握

《二泉映月》的凄凉忧伤,《命运交响曲的》的慷慨激昂,都能让学生沉醉其中,受到熏陶。恰当使用这些资源,使课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把握情感的成功铺垫。

五、深刻小结,震撼人心,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

举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课堂结束时作如下归纳:老画家以生命的热情创造了艺术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艺术的杰作激活了年轻人的生命。生命创造了艺术,艺术丰富了生命。生命对生命的关爱体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之美。这晨钟暮鼓般的语言必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师很辛劳,但上课缺乏感情,不仅自己无趣,学生也会很累。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是感情丰富的人。他不应该是演员,但他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去努力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用感情激起学生共鸣,用感情引导学生探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