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例谈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6177 浏览:211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策略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上风,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味,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以所教的两个教学案例来说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上风与留意事项。
例1:《再见了,亲人》
在学习这课时,我首先播放影片《英雄儿女》的片断,将学生带回到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然后我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地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10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分手之际,他们握着朝鲜人民的手说—再见了,亲人。就要上火车了,他们拉着朝鲜人民的手说——再见了,亲人。列车就要开动了,他们挥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在学习完课文后,播放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情景的影片。我引导学生说:“列车已渐渐远去,隆隆的车轮声牵动着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心,志愿军们依恋朝鲜的山,依恋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千种依恋,万种不舍,化作一声声呼唤。”学生全体起立,齐声读课文最后三段。
本节课通过了两段视频,生动地再现了50多年前那场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场景,特别是在引入主题和最后升华两个阶段,恰当地使用了视频,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身临其境,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了最真切的情感教育。

例2:《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4月,美国的洛杉矶经受了一场灾难,我播放一段录像,引出主题:“在这场灾难中,几万座屋子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的人被埋在废墟下,灾难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考核教学论文着人们的意志,在这片废墟中演绎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对洛杉矶地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浅析课文时,大屏幕出示插图。我先容说:“就是这位伟大的父亲。文中如何描述他的样子?读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褴褛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本节课中先后引入了视频和图片,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触动学生心灵,由于今天的绝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把身边人无微不至的庇护视为理所应当。因此,我想以本文为载体,将学生带人到爱的情境中去感悟爱、体验爱,激发学生心底蕴涵的真情,学会付出爱,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以以上的两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获取与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情境中阅读、发现、质疑、思索、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但是,我们应该留意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应是两者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凑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但并不是说,现代多媒体使用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的媒体,并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特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