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5338 浏览:181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有智育目标,而且有德育和美育目标。语文课程在培育和丰富学生的个体生命意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的美育目标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发掘教科书中隐秘的美及美的教育,而且要适时培养学生的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教科书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有智育目标,而且有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语文课程在培育和丰富学生的个体生命意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价值。但历年来,语文一直被以为是主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也一直被认定为进展智育的主要学科,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美育目标。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因此,掌握美需要灵活的策略、敏锐的感知能力。语文学科则是美深入人心最好的渗透媒介,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能够更好地传达美、感知美,培养审美能力,以生理角度看,没有文字艺术,美就不能被传播、被诠释。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美育以儿童抓起,他说:“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美和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和花朵那样有机地联系着。”所以,在小学阶段,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儿童在小学阶段,有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感知力,有符合审美的较为主观的理解力,以及统帅二者的无穷的想象力。这些都为开发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则成为滋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温室,公道地利用教材和教育方式,我们的美育工作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一、发掘教科书中隐秘的美及美的教育

1.语文教科书中的自然美

首先,夸大自然美,激发爱国情愫。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祖国秀丽河山的课文,如《迷人的张家界》、《五彩池》、《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些课文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大自然: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熏风景,那布满神奇色彩的自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学生们无不为祖国的神奇和美丽动容,深深地激发了爱国之情。其次,夸大自然美,启迪人生哲理。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描写自然美的文章,向人们揭示了很多人生哲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启迪我们:人,应该像小草一样。不管面对怎样的打压,都应该在夹缝中求存活,随着“春风”袭来,生机蓬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熟悉,就必须站在客观的态度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启迪我们: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应该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2.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美

(1)夸大关爱他人的美,让学生学会感恩。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往往具有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针对这些不足,我选择了像《卡罗纳》、《掌声》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关爱他人,同时对别人的关爱报以真诚的感谢。(2)夸大聪明美,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乌鸦喝水》、《称象》、《司马光》这样的文章,体现了聪明的神奇,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和聪明的渴望,以及用聪明转变生活的愿望,并鼓励其付诸实践。(3)夸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步脱离了自然。孩子们不知道燕子窝长什么样子,不清楚茄子是如何长出来的,不知道城市里看不见绿色意味着什么。通过《父亲和鸟》、《“红围巾”真好》这样的文章,感受人与动物和植物相处时那种欢愉、和谐、相依相融的感觉,逐渐学会热爱和保护我们赖以存活的大自然。(4)夸大诚信美,让学生学会做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期,诚信就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各个学派中获得公认,并沿袭千年直到今天。秉承这样的传统,我们通过《我不能失信》和《中彩那天》等文章,以不同的侧面,用伟人的故事、亲人的故事、友人的故事影响学生,培养其人格美。

3.语文教科书中的形式美——语言美

不仅如此,除了课文的选材内容外,文章的经典也在于语言精美,耐得住琢磨,抵得过期间的检验。文章的语言表达往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可以很轻易地使人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借助画面、声音甚至是味道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黄鹏、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照映,使其产生了诱人的魅力。不仅如此,“一行”这一线条的使用,也让我们立即联想到蔚蓝的天空、白色的“倩影”,令人心旷神怡、心情愉快。再有“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声音,有颜色甚至有温度。深夜寺庙里的钟声悠远而凄凉,城外黑暗而凄冷,作者不禁一个寒战,作者那种思乡的愁思自然而然地袭上心头。

二、利用教科书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1.课前预习范读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的感知也有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审美主体的个体感知具有差别性,关于美的把握是主观的、个性的。因此,对于美的感受,每个学生的感觉是不同的。那么,在课前预习范读的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勾画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于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图画或者复述的方式,表达对于课文中美的整体感受。关于美的理解无所谓对错,只要完整、公道便好。没有讲文章之前,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与文章气氛类似的情景,比如播放一段音乐,设置一个故事背景,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环境下通过自己的能力,细化对于文章的认知,感受美,并公道地表达出来,使课堂在开始前就布满丰富多样的美。

2.课上讲解细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学生在经过课前范读后,针对本身对于文章中的情境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即可适当地点拨。针对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不足进行具体的解读,突出重点,深入剖析。此时,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理解再次跳脱出来,有重点有突破,在加深巩固理解的同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立体地发现美。

3.课上讨论理解

教师点拨过后,学生对于自己感受的美感有了具体的感知,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交流了。这样的交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一直说,关于美的理解,人人都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体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丰富了学生的头脑,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4.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通过朗读,通篇地掌握课文,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情感。我们所说的体现美,就是以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结合“思”和“悟”。“思”是在预习及课堂教学、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而把文章中的美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则锻炼了学生的“悟”。让学生逐渐摸索感悟,理解文章内容,再以朗读内容体现情感。

5.课后作文

前面的四个步骤是以感受美和感悟美为主的,美育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让学生能够创造美。课后作文则是学生创造美的一个平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经过了反复的感知美、感受美的过程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对于美的认知,把这种认知进行适当的迁移,将心中的美通过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则是作文的作用了。我们常说美育是情感式的教育,假如要很好地传达美,就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感受美,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感受美的世界,课下学生要以真真切切的文字来感动读者,引领读者走进自己营造的世界。这才是美育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美育不再是离我们的教学生活非常遥远的内容。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扎根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了,不管是教科书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我们都有了充分的条件来进展和完善美育。我们不用多余的教学材料,不用另耗费时间,只是调动自身对于美的需要。由于美是人最本初的需要,专心去感受美,我们将发现,美育与学生之间没有间隔。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