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2549 浏览:559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存活》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走势是必须把论述、技艺教学论文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以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终极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是孩子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甚至亲身体验的,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比如,有一年我校一年级期终测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把句子补充完整的题目: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就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在课文中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好学的爸爸》的第一自然段:我的爸爸很好学,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由于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当时并没有对此类句式进行展开讲解,也没有作扩展练习,而只是就本课教学难点进行了浅层次的理解。考试时,固然老师做了一定的引导,但学生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一不小心,就把花瓶打坏了。”有的说:“我一下子就把饭全吃完了。”更可笑的是,有一位同学竟然说:“我有一只鸟,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在浅析试卷时,我就联系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进行讲解,一个学生首先告诉我:“我一到学校就开始作值日了。”这真是个有责任心,爱劳动的孩子!我顺势引导学生,你还能用“……一……,就……。”说说你在学校做过的事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上课铃一响,我们就快速走进教室,等老师来上课。中午一吃完饭,我就回教室了。……不足就这样迎刃而解。以后考卷上再碰到这道题时,学生不再束手无策,回答更是出色纷呈。
再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在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上课铃响进教室,早上到校做值日等等,都可以放到教学中让学生们去说、去感受谴词造句的精妙。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并创造性地运用的一块沃土。只要我们善加利用,一定能成为孩子们最钟情的学习、展示的舞台。

二、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不做一斑的女人”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练习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先容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的宝带桥、苏州园林、水乡……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识字2》描绘的就是一幅“江南水乡图”。在教学本课时,我捉住“游江南水乡”这一主线,让孩子们说说你在水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学会用“我看到什么怎么样了”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而引导学生感受金秋水乡特有的迷人景色。由于生在水乡,长在水乡,熟悉水乡生活,了解水乡特产的水乡孩子们当然有话可说。有的说我看到枫叶红了;有的说我看到夕阳慢慢地落下去了;有的说我看到荷塘的水面范起一圈圈波纹;有的说我听到渔民唱着渔歌。划着小船回家了。最妙的是一个孩子说,他看到月光洒在地面上,似乎铺上了一层霜,其他孩子点头附和,并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如此兴趣盎然地学习,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假如没有水乡生活经验,没有看见过鲜红的菱角,白白胖胖的藕,相信孩子们感受不会如此之深。

三、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捉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先容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母子之情更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蹒跚学步的孩子更离不开母亲的循循善诱。在吟诵《游子吟》时,我就让学生好好想一想,孟郊感恩于母亲对他的牵挂,母亲深夜为他缝补衣服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那种感激与怀念之情多么深啊!那么你呢,你感恩于母亲的什么?是哪一幅画面让你时刻铭记在心?别看孩子小,对母亲的恩情,他们也铭记在心。一位与母亲分居两地的小女孩动情地说“我和妈妈远隔千山万水。妈妈工作很忙,但每次出差,妈妈总要挤出一天时间,哪怕是只有几个小时和我相聚。我爱妈妈。”另一位学生说:“有一天,我生病住院了,我忽然很想吃个包子。妈妈冒着大雨出去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妈妈捂着包子出现在病房门口的样子。我感谢妈妈。”……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得以革新教学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最后还是引用《学会存活》一书作者的原文作为结束语: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