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4102 浏览:108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人文素质教育,通俗的说就是“教人做人”的教育。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明白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保卫什么,摒弃什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根据语文学科的目标和任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以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艺术水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国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我国的文学进展史上,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有很多作品体现了对祖国前途的关心,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反动腐朽统治阶级的憎恨,对邪恶势力的反抗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每当国家面对危亡时,这种主题就会在文学作品中大放异彩。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的诗作布满了对祖国的执着热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自身品格的砥砺守持。他的爱国主义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都在影响和激励着人们,成为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追求和学习的楷模。北宋伟大诗人陆游,他的诗歌把爱国主义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义的题材贯串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的精华和灵魂。南宋伟大诗人辛弃疾,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爱国英雄,他的诗词作品,满腔忠愤,具有鲜明的时代气味,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抗金事业,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体现着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了解和学习大学语文中的优秀篇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他们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熟悉,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把这些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本质,通过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先容给学生,让他们在了解、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在艺术的熏陶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崇尚品德——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作家,也有无数反映他们崇高思想品质的作品。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和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体现了那种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段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张孝祥的“表里俱澄澈”展示了作者言行一致、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高尚品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敌人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和对人民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这些名句闪耀着作家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品质、人格成为学生做人的标准。

3.志存高远——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反映出作家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理想的追求。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讲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应夸大屈原把人生的追求和理想与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屈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理想,才能做到为追求真理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观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肯定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也要指出其封建士大夫追求“流芳千古”的局限性。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教育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要着眼于国家、着眼于社会,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不要为个人的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去钻营计较。

4.学以致用——加强语言和文字修养,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近年来,在一种“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的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和文字修养出现了滑坡走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错别字、文句不通、文法错误,都屡见不鲜。一个有良好语文修养的人,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打开通向事业成功的大门。古往今来,一切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也都是熟悉并善于驾驭祖国语言和文字的人;反之,一个语不达意、词汇单调、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的人,就很难在社会交往中掌握主动权。《大学语文》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水平,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5.拓展革新教学论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小,是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大学语文》课程,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浓缩在一起,展示了作家们的思维策略和写作技艺教学论文。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以感知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可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以王安石的《明妃曲》中,可以在欣赏王安石关于历史人物的新奇见解的同时,学习到求异的思维方式。鲁迅的杂文,在感受他对事态百相的深刻剖析和对历史文化精辟论述的同时,还会学到辩证的思维策略。在对文学形象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学生才会深受其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进而促使自身在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发扬大胆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开辟熟悉领域的新天地。
高职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和幻想的时期,捉住这一时期进行人文教育,及时开发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将终身受益。
总之,大学语文源其自身的众多性质和特点,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方面的重任。它能以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和典范作品出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和熏陶,让学生以中汲取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革新教学论新教学论文的气力。
(曹婷江苏省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244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