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离不开“情”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2660 浏览:65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见这样的情况: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也安排得当,但课堂气氛却十分烦闷。一些优美动人的课文被讲得枯燥乏味。理由就在于教学只“照章办事”,冷冰冰,干巴巴,毫无。
在以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只有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拨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他们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的身心才能获得良好的进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不足隐藏在情境中,将会引起儿童探讨、探讨的兴趣。一堂课,不仅在课的开始要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而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新的情境,使不足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之中。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讲(故事情节)、听(听人物录音对话)、看(影片)、说(看图说话)等多种方式去理解课文,使学生如同置身于翠绿的竹林中,来到那个童话世界,轻松愉快而又津津有味地理解了课文。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语言情境

感受情境则是情感熏陶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感受其所描述的客观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将语言文字在人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的场景或画面,构成一种心理图像。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语言,由语言又产生形象的感染,使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情境的感染熏陶融为一体。如《春天的脚步近了》审题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想象文章的意境,在学生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文与情融合为一体。

三、在朗读中感受情感

朗读,是理解语言与表达感情的有机结合,通过朗读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其心,感其情,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抑扬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使读的能力与情感陶冶融为一炉。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会其意,感其情,抒我心,使读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读中,也感悟到美丽的人生。

四、“我”笔抒“我”情

课文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爆发的产物。洋溢着作者情感之灵气,素质练习的语文课,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去写人、状物、叙事而抒怀的。在经过了朗读感悟以后,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人与事,抒一抒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会很乐意写出有“独特风格”的文章,这正是由情而引发的写作冲动。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必须以引发情感为契机,引导学生品味感受,感悟积累,使他们具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感悟,那么,定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者联通: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