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27883 浏览:1297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对策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教学论文,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已渐渐阔别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显的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因此在我的语文课堂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但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够以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布达拉宫》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查找了一些布达拉宫的精美图片,然后在导入新课时,我像导游一样请学生们欣赏了布达拉宫美丽的风景,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轻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新课标夸大: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不足,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课堂舞台上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介入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以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不足,解决不足,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讨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不足,然后让学生带着不足自学课文,把自己能够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练习学生,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介入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布满活力。

三、大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不足,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对不足充分思索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不足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感受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教学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去思索,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聪明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九色鹿》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忘恩负义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以为是九色鹿不该随便救人,特别是像文中的那个人,那么坏,就应该让他淹死。他的回答一下子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举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索的积极性,又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聪明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荒凉了的花园》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热爱学生,同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介入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上风。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布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