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20380 浏览:932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潜伏的情感升华,以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目的。

一、语文教材中情感的流淌

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自然美景和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很多,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历史不衰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用绮丽秀美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例如散文《三峡》,在其笔下,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将人格美寓于自然美之中,天人合一。大自然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人的灵魂,又启迪了人对生活的思索。又如《春》、《更浩瀚的海洋》,教师通过引导,作者寄寓在形象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自然美的真谛,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的感情。教材中体现的情感,可以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这其中包含着很多大众化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友情、爱情、亲情……例如Ⅸ小巷深处》中写的母子情,作者捉住人物在特殊情况中的特殊体现,将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教师对情感的传达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把一堂课当成一首抒怀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领悟真谛、陶冶情操。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阵阵的掌声,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故事更能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其魅力就在于讲究情感艺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语文是思想情和艺术情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着的感情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以而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
1、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是出色的课堂成功的关键。假如教师每教一篇新课文,都能以情、以情引情、导入新课,一开始便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例如,在上《长亭送别》时这样导人:“人生自古伤别离”,别离情以古唱到今,无论是“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惆怅,还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尽管奢言“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也难免“寻墙绕柱觅君诗”的渴望,周到致问“君子意如何”。但是最令人牵肠挂肚、难合难分的恐怕还是要数本拟长厮守却又不得不分别的恋人了。引用诗句,又用有感情的诗意的语言导入,很轻易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2、诵读尤为关键。教师在教学中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饱含的声音诵读课文,更轻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诗·关雎·序》“咏物生情”疏:动声日吟,常言日咏。根据教材蕴含的情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义正辞严,或清新欢快,让学生在朗读中激发情感、领悟真谛。现行教材中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其深蕴的意味不借助于诵读则感受不到,如的词《沁园舂·雪》、《水调歌头·游泳》,其中美丽壮观、气势磅礴的景物描写,队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主宰国家命运的豪迈,这些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无一不是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出来的。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很快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3、声情并茂的讲授会给生动的课堂锦上添花。教师的讲解,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师讲授课文时,应根据不同体裁,酝酿不同的感情音调,把握好语速,用具有体现力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将课文中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含情的语言。如在《羽士塔》一文的教学中,教师的义正词严、义愤填膺,很轻易引起学生对国家文物遭受无端灾祸的愤怒以及对愚昧的王羽士的不满和无奈。又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教师的高昂情绪、义正词严同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反动政府对群众的残忍,感受到反动文章的可怕,感受到“中国人”的英勇无畏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和正义感。教师在讲课中显露出急与缓的情感,使得课堂富有弹性和磁性,同样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让他们不再觉得文字枯燥乏味。

三、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潜伏的情感

十七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探讨也证实:-静陕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体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情感的明显特点是感染性。课堂教学的情感启动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的上课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陶,产生愉悦激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疾言厉色或冷若冰霜,都会带来学生的郁闷恐慌、思维迟滞,减弱教学效果。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创设中,教师首先要走近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感情沟通,多接触、多了解,作为益友走进学生的生活;课堂中,教师还要留意用亲切的目光、婉转的声调、优美的语言注视、调动和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环境的轻松愉快、老师的和蔼可亲,以而使老师作为良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其次,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是创设融洽氛围的关键。“报我以桃,投之以李。”互相尊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加学习。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和展开要围绕学生,不能做自我沉醉的演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要求;要尊重学生的基础,不同难度的不足要因人而异。只有教师的爱心被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被教师所拨动。“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自然会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