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消息结合”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949 浏览:11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课堂逐步摆脱“师传生受”的单一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但也有一些课堂充斥着自主性虚化的现象,即学生活动表面热烈积极,实则没有广度、深度。笔者以为“热闹”的课堂应有一个理性的调控,做到“消息结合”。
1课堂激趣应“消息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教师要根据这个特点,积极去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介入教学活动。但不少教师也因此走入一个误区,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在公然课上费尽心思,精心包装,通过竞赛、讨论、唱歌、表演等形式各样的组合,竭力打造一节节热闹的“好课”。
比如一节全校公然课,上的是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课程的总体安排、人物性格的浅析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而在课文内容的了解这一环节,为了激趣,教师让三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吴太太、杨长雄、李嫂,把剧本在台上演一遍。评课者对这节课的这个环节大加赞赏,以为符合教学新理念,课堂气氛活跃;但冷静地思索,可知三位学生课后要花很多时间(显然,一两天很难完成),才能把一篇近六页纸的文章背得那样熟练,何况不仅仅是背诵,还需留意自己的神态、动作。实在学生对这样的戏剧本身就感兴趣,这时更需还学生一片“静”的天空,让他们通过默读去了解剧本内容,感受人物语言。
2课文朗读需要“消息结合”
课文朗读应以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感悟为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推动教学论文自主性的进展。这其间,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安排莫过于无声默读和细吟慢读,这时课堂需要的是“静”。但广大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进展为主体”的教改大方向,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这种“静”被广大教师忽略,不分文体,不论什么样具体的文章,过于追求形式,都开展放声读、齐声读、分组读。这样的阅读看似学生都开了口,课堂气氛喧闹热烈,实在是扼杀了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而齐读时,学生几乎全身心地集中在声音和速度的调控上,无暇放开手脚去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缺乏独立冷静的思索;这样的齐读,有可能培养出一批缺乏自立性、独立性的“南郭先生”。笔者不完全否认课文朗读就不能采用齐读法,当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情后,通过齐读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未尝不可,重要的是把握好标准,明确朗读的目的,留给学生自立思索的空间,有动也要有静,消息要结合。
3教材处理应“消息结合”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体现合作探究的热烈与积极,忽视了语文本身,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去亲近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以而有效地运用语言;而是刻意设计一连串简单的不足,学生不需思索,即可回答,分组活动、自由讨论都成了摆设。
笔者最近听《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课,教师在让学生自读课文时,设计了这样几个不足:讲话的时间、地点、场合,讲话针对的是什么人,讲话所要达到的目的,讲话涉及到的内容,以讲话中学到了什么。先看第一个不足——“讲话的时间、地点、场合”,这样的不足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思索。于是教师话音未落,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答开了,课堂确实“热闹”。当然接着的一两个不足也是如此,先学生齐喊,后个别复述,在这样热闹氛围的影响下,教师竟忘了“以讲话中你学到了什么”这个让人“无以下口”的不足。静心思索,学生随着教师热热闹闹一堂课,得到了什么呢?要知道,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俗话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学生的暂时凝神静思绝不是枯死的沉寂,正是为形成新的而酝酿、蓄势。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再相机点拨,引发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新的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是需要的,但千万不能步入另一个误区,片面求动。须知:齐读可以活跃气氛,静读更利于思索;热闹只是一种表象,兴趣来自于对知识的本质理解;热烈讨论体现合作精神,独思则更利于求深、提高能力。教师应让课堂张弛有度,动则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消息相生中尽显无穷魅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