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生兴趣做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18350 浏览:817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浅析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相去甚远。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成了一个紧迫的论述和实践任务。”①在新课程系统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制约教学论文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和学生同等相处的伙伴。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帮助学生熟悉不足、解决不足、发现新知,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学的一切策略、艺术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同等的师生联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正确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享受到“被欣赏”的喜悦,以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为此,我结合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以下一些看法:

一、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情”激趣

“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培养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②教师只有在课堂上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鼓励和赞许,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呢?第一,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只有主动亲近学生,热爱、关心、帮助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教师,对教师产生感情。这样,教师的话学生才会听,教师的课学生才愿意学。第二,营造课堂气氛。充分发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终极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统一。第三,对学生多表扬,勤鼓励。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承认、欣赏。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有助于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尽力和教师的评价保持一致。

二、以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以“问”激趣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应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设计课堂提问上下功夫,即以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做到难易适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为应做好以下一些:⑴不足有统领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⑵不足有启发性,有启迪学生思维之妙。⑶不足有层次性,有化难为易之妙。以教读席慕容的《贝壳》为例:作者以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的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作用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为什么而有着?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让生命变得更有作用?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境”激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布鲁纳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奇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例如,我在教读周密的《观潮》时,制作课件,让学生亲闻潮来之声,观潮来之势,使学生真切感受钱塘江潮之雄伟。这种声像同举、图文并茂、消息成趣、直观而又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转变了过去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方式,更易于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多媒体只能是学习语言的辅助手段,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一定要根据教材与学生的需要公道选择与使用。

四、引进生活“活水”,以“实”激趣

面向生活,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引入了2008年的“”事件、巴黎奥运圣火传递事件,学生的爱国高涨,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到渠成。学完《背影》后,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专心感受并说说自己所感受到的父亲深沉的爱。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进了生活这一活水,语文课堂必将呈现蓬勃生机。

五、开展活动,以“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我们也常说,要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而推动教学论文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开展如编课本剧、古诗词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作文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竞争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而更好地进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兴趣固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不足。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于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注:①②《语文探讨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对策》
(作者单位:丰县群益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