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点滴尝试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2356 浏览:975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源上风,感知美,发掘美,并向学生呈现美,带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去发现美,体验美,以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审美对象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本文就这三方面结合自己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做法,谈谈熟悉与感受。
(一)
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能力体现在善于以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又能以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开掘。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并领略美的意蕴。因此,审美感知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安排上带有一定的指导性。
语文教师既要有对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的敏锐感知,又要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些静止的文字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而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能力不只是为了自身的愉悦,更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感知作品的美。
在组织学生学习与鉴赏杜甫的《登高》时,师生互动合作,以读、思、悟、赏四个步骤入手,引领学生感悟与欣赏这首诗丰厚的意蕴美。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放声朗读,感受到本诗平仄和谐,节奏鲜明的音韵美;八句四联皆为工整对仗的形式美;引导学生关注诗句捉住秋季的特点,选取丰富的色彩、典型的画面所渲染出的秋天气氛,领略作者以形、声、色、态方面的写意妙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与联想,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感悟、补充并丰富作者的心境;在“天高”、“万里”、“百年”、“无边”、“不尽”广阔的纵横交错的时空中,去品读作者那“常做客”的苦涩,“独登台”的孤寂;专心去体味身体“多病”的悲苦,命途“艰难”的凄凉,咀嚼蕴涵其中的世事艰辛的千年一悲,家愁国难的千古一恨;感受诗中蓄积的忧时愤世,国难家愁的悲歌带给我们内心的震颤;在白发日多,抱病断炊的处境中依然忧国伤时的高贵灵魂、博大胸襟带给我们的冲击与震撼。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净化,心灵的洗涤,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审美的精品,蕴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也有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假如语文老师缺乏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就感知不到作者创造的美,美文就只剩下干巴巴的静止的文字,就无法让学生以学习课文中感知美,体验到美。
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有关美学方面的学习与积累,培养与提升自己审美感知力的敏锐性,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源上风,感知美,发掘美,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向学生呈现美,带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去发现美,体验美。
(二)
文学作品均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以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情是文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只有抓准了情之根,才能感动自己,才能将美传达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才能转变成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教师一旦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情趣,不仅可缩短与作品的间隔,而且可与作者的情感、思想沟通,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和节奏,并正确而有效地将之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不可言喻的美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注重指导学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定,提高学生理性的审美评判能力。鲁迅在叙述刘和珍遇难时这样写道:“以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杨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以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段文字可以以两方面来引导学生熟悉与理解,一是鲁迅用词的精当及词语的言外之意;二是这段文字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段叙事,正确地再现了女学生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以背部入”可以看出是背后放的冷而非迎面射击。“中了弹,其一是”,写出了火力的交叉集中而且是近射,体现了敌人的凶残卑劣,“以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写出了杨德群已俯身去救助同伴,才造成俯身的角度,在密集的中,她的互相救助,殒身不恤,以容镇定的精神,可昭日月。正是作者精细的笔触,正确的描绘,才使我们熟悉到在平常语言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作用,更加清楚地看透了敌人的狰狞面目,阴险专心,以及刘和珍等人遇难时的惨烈,为正义而献身的果断,危险中互相救助的可贵。作者这精确的用语,使这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具有了撼人心魄的悲壮美。作者这段文字,以冷峻客观的态度来叙写,似乎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没有同情之心,实则是以理性的不带倾向的叙述,以期达到客观、真实的效果,让更多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能进一步不受干扰地认清敌人的残忍与卑劣,学生大无畏的可贵,以而最大限度地唤醒民众,激起义愤,作者冷峻的背后是更大的愤怒。
语文教师的审美评判力也是其审美鉴赏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评判力是对审美对象的妍媸,好坏,高低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这样的评判比科学熟悉的评判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心理因素,它需要建立于高尚健康的审美观基础之上,在策略上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综合浅析,概括,比较,以正确地评判审美价值的作用,分辨良莠。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审美评判力,才能透过形象,透过表象,通过理性的审美评判,挖掘其本质。
语文教师具备了多重审美鉴赏力,语文教学就多了审美情趣,就可以将学生以狭窄的课堂带到无穷丰富、绚丽的美的天地中去,以而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
语文教学的审美创造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感知力为基础,有时还需要特殊的禀赋和才能。语文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机制、高效能功能和美育功能。马克思说过:“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气力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创造的过程,它以实现人的各种本质气力为目标。
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包括还原性创造和全新性创造。前者要求语文教师能通过直观,阅读等策略将美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后者要求语文教师能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引导学生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或以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感知,鉴赏与创造。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即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正确性,鲜明性,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意境,再现文章的声韵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以而活跃学生的“思”,进展学生的“智”,发掘学生的“才”。
在学生学习了《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和《陈情表》几篇情文并茂的骈体文后,要求学生学写:对偶成句,连缀成篇。大部分学生写出了一些好句子,其中有个学生模仿刘禹锡的《陋室铭》,创作了一篇顺口溜:“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就灵。斯是教室,惟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之乱耳,无温习之劳形。虽非舞蹈场,堪比游戏厅。心里云:混张文凭。”这段文字固然内容可笑,做法不当,但读起来倒也琅琅上口,也算是有些“匠心独具”。再比如学习了《拿来主义》的第八段后,在弄清了喻体的喻义之后,学生们为鲁迅这种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比喻论证拍案叫绝,及时要求学生根据本段说理的特点,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一组句子说理的策略写一段话。一个学生论述关于勤奋时是这样写的:“勤学如初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砺,不见其损日有所削。”另一个学生论述关于修养时是这样写的:“浅浅的溪水,逐日哗哗作响;深深的大海,终日默默无语。喧哗是浅陋的体现,深沉是修养的标志。”这优美的语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美的魅力,而且也体验了创作带给人的欢快与美感。
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上风,讲究了教学的创造美,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显示自身的本质气力,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美的风格。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二十五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