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育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16986 浏览:721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新课标夸大“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劳的和谐进展。”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情感、感悟等诸多特点,可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

一、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也得求真,一切以“真”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目标之

一、也是培养学生革新教学论文的根基。

1.不唯书,不唯师,乐于探究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结出丰富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的目标都重要。”一位哲人阐述得很深刻:“我们没有走好自己的路,不是路太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窄。所以,堵住我们前进的路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伽利略尊重科学,不盲以名人,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说法;哥白尼冲破樊篱,献身真理,推翻“地心说”,确立“日心说”……他们靠勇气与求真精神推开了成功之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与问》《第一朵杏花》《石头书》等课文均以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不盲以,不迷信,学会探究,挑战权威的思维素养。

2.个性化、多元化,海纳百川

21世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社会,需要多元化的支撑。因此,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更要让学生善于汲取多元文化,善借他山之石,容纳多元价值观。人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语文的多义性、丰富性,语文教学切不可丢下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多样性、个性化等而追求答案的唯一。教学古诗《江雪》时关于立意方面,可以理解为诗人孤独寂寞,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被贬到永州的不屈情怀,即便理解为诗人雪中独钓的高雅志趣又有何妨?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

生命的有着不即是生命的价值,人生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性,在于道德熟悉的深刻性。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让人揪心。教育怎么了?袁振国《理解文科教育》说:“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科学压倒了人文,导致学习个性的精神斫损,教育重心倾斜了!”
语文闪烁着聪明,布满了人性,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陶冶、欣赏、体验、悟道,让学生具备、灵性、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让语文教学这座水上冰山现出全貌。

1.良好的心境

心理学探讨表明,学生心情愉快时,感觉、观察都比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饱满,思维灵敏。语文教学无疑要利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拥有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课文《希望人长久》中让学生领会到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兄弟虽隔千里之遥,却时刻拥有那份美好的感情;《珍珠鸟》则告诉人们“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给予是欢快的》一文则可让学生拥有一份上佳心境……

2.达观的态度

有的学生性格固执偏激,爱钻牛角尖;遭受挫折,不能自拔,为消极情绪所笼罩。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执着的同时,应努力培养他们达观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利用课文内容作这方面的教育,也可以结合课外材料作针对性的引导。如在教完《在大海中永生》一文后,笔者巧借访美时受赠的一幅画《三起三落图》,让学生了解不平凡的一生,以而学习在挫折处境中的豁达超脱的情怀。

3.丰富的情感

一位日本教育家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是的,假如我们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道德评分再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新课程”显然是相悖的。语文教学应试图体现阅读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与“产生”以及价值观导向。打开苏教版语文教材,浓郁的人文情怀扑面而来。既有《黄山奇松》《台湾的蝴蝶谷》《鼎湖山听泉》的奇异风景,又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东方明珠》的名胜古迹;既有令人尊敬的《钱学森》《周总理,你在哪里》,又有布满孝敬之情的《背影》《奶奶的白发》……试问:教者能带领学生真正地“披文以入情”,又何愁学生不会具有丰富的情感呢?

三、陶冶美好的情操

人们十分渴望拥有美好的情感,但随着感情的淡漠、消逝,人情的虚伪、变味,人际联系紧张,固执偏激、猜疑嫉妒等不健康心理会随之产生。因此,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是战胜不良心理的良药。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再通过诵读、品读,给学生以性情的陶冶,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美好情操的形成;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情感,融洽人际联系,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1.合作的意识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以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中,要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间不仅需要和睦互助,真诚对待,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甚至还要有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教学《负荆请罪》等课文时,均可让学生以课本剧形式,大胆想象,分组排练,演员当然会认真地钻研课文,其他组员也重任在身,也必须认真读文,出谋划策,商讨指正,为了小组共同的荣誉,通力合作。此时,不再有个人的私利,不再有个人的英雄,不再有妒忌猜疑,不再有固执、虚伪……

2.自信的品质

赫伯特有段出色的阐述:“不是由于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由于我们失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败得失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而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对生活多方面均树立起自信的个性品质。

3.自省的品质

自省,自我反思,自我归因也。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熟悉自己的成败,正确作出“自我归因”。每学期开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写学期计划,先进行一个恰如其分的自省评价;并利用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如“要熟悉你自己”习作中,同学们推心置腹,深刻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丰富自我,超越自我。
高明的教育要把教育的目的隐藏起来,隐藏在活动、游戏、故事或幽默的交谈中。当我们把语文教学真正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健康的心理品质怎会不乐于“以身相许”呢?
(朱小建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22653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