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1394 浏览:144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巧设导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用科学的评价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介入意识,才会主动去寻求知识和以事学习活动,以而影响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条件。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终极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留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以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导课的策略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在教学《芦叶船》一课时,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学生对这个不足很感兴趣,都能积极介入发言。接着我提问学生:“谁到过水乡?谁了解水乡孩子的生活?”然后出示课题,引出大家要共同了解的水乡娱乐方式——玩“芦叶船”。这种导语方式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又如:在教学《雨》这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接着出示课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不足。谜语的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激起探求知识的,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和存活、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基本能力与策略,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联系,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自己最想学的内容,由零散至整合,相互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太阳》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不足,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利用课本及课外读物去学习想了解的内容,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探究、互相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欢快,为学习语文增加了动力,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使用科学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作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积极的推动教学论文作用。
通过评价进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灵敏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推进教学进程的进展。如当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并写得比较漂亮时,老师肯定他的兴趣,表扬他写的字,这是对其习字兴趣及写字成绩的评价;当学生写得不好却很努力去练习时,老师褒扬他的勤奋,这是对其习字过程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得到进展。平时,课堂上老师“珍贵”的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都是学生期待表扬和重视的评价。假如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小火星,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助燃的氧气,其作用是相当大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作用的语文学习环境和运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介入,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践证实,只有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方式,才能符合学生对事物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例如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兴趣盎然,把陈庚和小红军的样子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