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打开语文阅读教学新天地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4994 浏览:159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多媒体技术只是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优化组合,提高课堂效率。我将结合语文教学,浅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激趣导入,引领诵读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体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教师要充分捉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在每一课的开始,就要牢牢捉住学生的留意力。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上课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座“法布尔”的塑像,学生兴趣盎然,急于去了解法布尔。以熟悉人物开始,我引领着学生一起走进了文本,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拉开了这一课教学的序幕。
又如,《长城和运河》一课文本语言高度凝练,抽象有余,形象不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很难将诗歌中的具体描述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感性表象,使他们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特点。而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身,能清楚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体验。所以,上课伊始,我便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雄伟壮观的长城、运河图,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再现文本,角色体验
教学必须凭借具体的语言情境才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练习,而教材本身就是最直观、最具体的语言情境。在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策略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文中描写的人、物、景变成直观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体验。例如,我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用多媒体播放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情景,让学生边观察幻灯图片边用语言描述。学生的思维随画面形象而展开,真正感受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情。
●创设情境,引导练说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动态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但任教老师必须紧扣教材,选择和设计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听说读写的练习,切实提高其语文能力。
《雪儿》一课描写了一个受伤女孩救护一只受伤鸽子的故事。在新课即将结束时,我出示了一个多媒体动画——雪儿展翅高飞图,安排了一次练笔:雪儿飞走了,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会勾起我对雪儿、对那段美好日子的回忆呢?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把想对她说的话写下来,托春风带给雪儿,好吗?通过学生上交的练习,我发现,在他们情真意切的诉说中,传递着对爱的感受和感动。一位学生如此写道:“雪儿: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与你相依相伴的日子。记得你刚刚来到我家时,你的翅膀受了伤,浑身黑糊糊的……雪儿,当时我和你一样,也受了伤,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啊!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变得快活了,变得充实了,变得有滋有味了。雪儿,现在你又在哪里为人们忠实地传递着信息?固然看不见你,但是我会为你永远祝福的!”在文本的动情点,设计让学生投入地写、动情地说,常常会取自得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片断中,创设了说话写话情境,让学生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构建。他们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此刻他们已经能够充分领略到文本里面体现的情感,他们俨然就是那个受伤的小女孩。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