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打造打造品牌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465 浏览:116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摘要:“数学学科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培养中小学教师必不可缺的,体现师范特色的数学主干课程,它主要讲授中小学数学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及其相关的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近期的积极探索,兰州城市学院“数学学科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材编写和实验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初步形成了数学教育的品牌课程,得到社会认可。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
“数学学科教学论”是高师院校中培养中小学教师必不可缺的,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数学主干课程。它主要讲授中小学数学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以及相关的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数学学科教学论”需要三个支柱来支撑,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心理学”,一个是“数学”。但多年来它一直在“教育学”和“数学”的夹缝中挣扎。“教育学”认为“数学学科教学论”不配以学科的身份成为它的主要成员,而“数学”更以科学皇后的姿态而藐视之。其实,“数学学科教学论”是以“教育学”的思维来言说“数学”的品性,它自身具有独立的学科性格。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注重学科教育,注重数学教育课程。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该是“数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数学学科教学论知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兰州城市学院“数学学科教学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材编写和实验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初步形成了数学教育的品牌课程,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该课程2010年被列为兰州城市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1年被列为兰州城市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

1.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本课程建设的内在力量

“数学学科教学论”是兰州城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的主干课程。其前身为“数学教学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兰州城市学院“数学学科教学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数学教学法(1958-1978年)。该课程主要采用苏联伯拉斯基主编的《数学教学法》和自编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讲义》。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数学教材教法(1980-2000年)。1980年后,王晔、智海章副教授等主讲十三院校编写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1994年后,采用由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师专(兰州城市学院的前身)、天水师专、张掖师专、甘肃教育学院合编的讲义《数学教育学》。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数学教学论(2000年至今)。陈婷、牟录贵、张锐、詹紫浪等主讲该课程。使用陈婷任副主编的《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参编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牟录贵主编出版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张锐任副主编的《数学教学法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一系列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教材或扩充性资料。2004年以后采用国家第一套“十五”规划数学教育系列教材——《数学教育概论》作为本课程的主打教材。
经过以上三阶段的不断创新,兰州城市学院的“数学学科教学论”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方面终结硕果。成为兰州城市学院教学历史长、研究力量强、成果丰硕、特色明显的课程;成为甘肃省有较大影响的数学教育的品牌课程。

2.教师队伍结构的完善是本课程建设的关键

本课程有一支奉献精神强,团结协作好,教学科研水平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资源配置合理的教学队伍。从事本课程教学科研和相关人员共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4人;博士1人(博士后)、硕士或在读硕士生4人。40-50岁3人,30-40岁1人,20-30岁1人。知识结构涵盖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基础数学等领域。
本课程注重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定了培养方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师培养:(1)学历提升:分期分批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在职进修:分期分批到国内著名大学进修、访学;(3)学术研究:每人五年内至少主持(主研)一项相关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至少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会议;(4)合作教研:每学年安排2人以上同时主讲本课程,其中至少有1名青年教师主讲,1名青年教师作为助教辅助教学。每学期集体备课2-3次,互相听(评)课3-5次,专题讨论3-5次;(5)邀请国内数学教育专家来讲学或指导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
经过多年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明显增强,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评教大多为教学优秀。已有1人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4人取得或攻读硕士学位。1人已获甘肃省“园丁奖”,1人已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3.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新构建是本课程建设的基础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该课程研究人员调整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恰当地选择有利于数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精选有关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研习,提高作为未来中学数学教师所必备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素养,以达到“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最终构建了“技能模块+理论模块+研究模块”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见表1。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本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授课教师多方面寻求和拓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改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式适应和满足不同的教学目的的需要。我们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强化理论素养、提升教学实践水平为目的,除加强讲授法教学外,积极尝试双师制、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交流协作、第二课堂、名师导教等颇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新手段,并充分体现在教育见习、集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数学教学观摩、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网上数学学习等环节。这些新形式、新方法和新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数学教育课程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学生以及基地学校的好评。本课程组成员在日常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比如模拟课堂上,教师循着录制学生模拟课堂的全过程——播放录像——讨论录像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又如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展示形象生动的直观画面,强化直观教学和演示教学的效果;展现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对中学课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在积极观摩、赏析、研究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教育理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3]。目前课程组成员已建设了多套数学教育学多媒体课件,汇集了大量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实践性教学资料。这样把信息技术整合于理论和实践性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扩展了学习的信息量,又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作业和考试都有改革的措施。考试方式从单一笔试转变为笔试与口试考察相结合,注重方式的弹性化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作业外,还采用写小论文、口试、闭卷考试、抽签考察等方式。在闭卷考试中增加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主观性题目,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三者确定,同时在定性评价中,采用自评和互评的形式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足给以评定。

5.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是本课程建设的核心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因此,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在教育实习中加深对数学教育学理论的理解,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是本课程实践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本科教学课堂上,坚持使用学校专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设备齐全,可以满足学生课内观摩影视片与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交流和展示课堂讨论、协作学习作品,也为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等实践提供了充足条件。
在实习基地上,与兰州市三十四中、榆中四中等学校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还聘请部分中学的有水平的教师与我院教师作为本科学生的见习指导教师,“数学学科教学论”这门课的相关授课教师也带领学生到中学数学课堂去见习、实习,并得到这些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深化和延展了“数学学科教学论”的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环境上,借助“数学学科教学论”网络课程,学生能方便地从网上获取本课程知识,也可通过BBS进行学习和咨询。本课程组教师发布在网络上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多种课程资源,比如《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学数学典型错题分析》、《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等等。同时鼓励教师建立博客式主页或教师个人网站,为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提供方便。

6.教材选用与建设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早在1980年后,本课程一方面在使用十三院校协编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教材,一方面我们加强了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通过对多项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和理性思考,对该课程进行了教材建设,针对过去本课程本科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教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新编写本课程本科教材,积极探索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与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专、张掖师专、甘肃教育学院合编了讲义《数学教育学》。连续使用多届,受到师生好评。
2008年以后,本课程选用由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数学教育系列教材》的核心教材,教材已发行10000册左右,全国有7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使用。
除此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之外,本课程自编了一系列配套教材。陈婷任副主编的《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参编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牟录贵主编出版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张锐任副主编的《数学教学法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一系列教材,作为本课程的配套教材。
在本课程的发展中,我们使用或参考过的教材主要有:十三院校协编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198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才翰主编《中学数学学科教学论概论》(199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苏)A.A.斯托利亚尔,丁尔升译的《数学学科教学论》(198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奠宙著的《数学学科教学论》(1995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课程的扩充性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文本案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录、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典型课堂教学案例、优秀说课或者讲课材料(主要来自于全国性比赛中获奖材料)、优秀教材分析素材等)。第二,不同时代、多个国家、多层次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电影或者录像。第

三、国内数学教育专业刊物数十种,如《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

7.社会的认可是本课程继续发展的动力

兰州城市学院“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凝结了兰州城市学院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几代专家学者的心血,初步构建了数学教育的品牌课程,与省内同类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力进行该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以来,历届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逐年提高,学生们增强了自信,更增强了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许多学生毕业后短短几年就成为中学一线的骨干。
同时,该课程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充分肯定,节录如下:
“我校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课程教材体系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效果和科研成绩显著,是我校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
——兰州城市学院教学督导组
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知识经济时代,乘着教育部重视本科教学、狠抓本科教学质量之东风,兰州城市学院这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团结创新的数学教育团队必将为国家的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做出更大贡献,书写出新灿烂与辉煌。
[参考文献]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