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中考一个有不足中考阅读题怎样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6313 浏览:212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吴明老师的《中考阅读题“命题出错”现象批评》(下文简称《批评》),文章对2012年某省的《青春》一文的中考命题提出了批评。读后很有同感,但仍感觉《批评》一文分析不够透彻,于是查找试题出处,对整份试卷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做了思考。
现将试题呈现如下: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7—21题(13分)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1

7.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2分)

A.并列复句 B.假设复句 C.条件复句 D.因果复句
18.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 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
20.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 。(2分)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D.诙谐幽默,口语化
2

1.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批评》一文认为这份试题“题型杂乱,不讲题序,不分主次,语文概念运用不准确,基本上淡漠了对阅读能力的检测”。主要依据为:第17题“不仅对日常课堂阅读教学进行误导,也对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考查的标高进行误导”;第20题“就是一个错题”;第21题“是典型的浮在文章表面的试题”。
对以上分析,我认为分析有理,但分析还不透彻,容我逐题道来:
第17题,命题者用心良苦,是对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课堂忽略语文知识教学这个通病的拨乱反正,但有些矫枉过正。还有,同份试卷的第3题:要求从四个单句中选出主语是“贝聿铭”的一项。一题考查的是复句知识,一题考查的是单句知识,它们必定对矫正忽视语法知识教学的现象起到积极作用,这正显示了命题人对语法知识的重视,对这一导向我举双手赞成,但是我觉得考查的方式有待商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在第四学段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语法知识教学的方式是“随文学习”,学习的目的是“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可见《批评》一文认为此题“对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考查的标高进行误导”的判断是极为准确的。语法知识怎么考?我认为,遵循课标要求,应该结合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考。比如,要学生根据句意,填合适的关联词,或者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的一个或半个句子,等等。在理解、运用语言中考,既显示出命题的灵动,也符合《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的要求。
第18题考查学生的文化积累,当属“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考查的范围。本题的教学导向也很鲜明,但还是“好心没办好事”。本题答案为“豆蔻年华”,虽然没有见到对本题答题得分率的统计,但我估计能答对的考生凤毛麟角。若出现这种情况,本题考查就没有了区分度,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况且,“豆蔻年华”的知识积累,对理解《青春》一文毫无意义,命题显然在“生拉硬扯”。再看题目本身的表述,“那么”一词从何而来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题干根本不存在假设关系。本题怎么命?拙见是: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二八芳龄”指人多大年纪?尽管也有点生拉硬扯,但多少还能考查到考生对文义的理解。
第19题,这一题考查的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命题符合课标精神。但我们试想一下学生答题情况,这一题得分率是不是极高?因为这样的题目在学生考前训练的阅读题中几乎是每篇都有的,如何作答学生早就烂熟于心了。也该换一个新面孔了,否则必定带来“审美疲倦”,必定导致试题缺乏区分度和选拔性。
分析到这里,你不难发现,以上三题命题都属语文知识范畴,考查点单调得要命。第19题尚需结合文意作答(但答案也是可以用“套子”套答的),第17题、18题哪里需要读文本?这还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命题人根据三个知识点在文本中“出镜”的次序,依次排列,难怪《批评》一文质疑其“题型杂乱,不讲题序,不分主次”了。
第20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批评》一文分析很到位,参C中的“旋律高亢激越”“不能准确地概括与点示选文的‘语言特色’,可以说第20题没有准确的答案”。作为省级考试的命题,这实在是不该有的遗憾!
第21题,意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因其浮在文章表面,浮在阅读浅层,既难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难以给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精神感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几道试题命制的立意是很明确的,竭力体现出对当下教学的正确导向,但总是失之偏颇,缺乏科学性。
在遗憾之余,我们还会进一步思考,试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命题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偏差、对文本的解读有失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命题选料存在问题。
《青春》,是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作品,因麦克阿瑟将军的喜爱而出名,由王佐良翻译成中文(命题时个别文字做了改动)。从本试题的引语中可以得知,命题者是把她作为散文文体来选料的,但从拟制的题目中,几乎看不到散文文体阅读能力的考查。再来审视文本,我们会发现,这篇散文的命题点确实不多,真难为了命题人。显而易见,选择“这一篇”是一个错误。
再深而思之,作为散文阅读能力考查,选择外国作品,也多少有些不妥。首先,从散文本体发展看,“自晚清以来,参照西方的三分法(西方通行的小说、诗歌和戏剧三大文类——本文作者注),结合自身的传统,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四分法: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将散文视作文学的主要文类,这具有中国特色。”(代顺丽,文学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钥匙[J].语文学习,2012,(3))可见,更能体现散文文体风格的,还是中国本土文本。其次,从外国散文“变身”汉语散文过程来看,翻译的过程必定是译者再度创作的过程,从语言风格到情趣理趣,都会染上译者的色彩。这一点,从《青春》一文的翻译情况就能得到印证,我们仅从《百度百科》中就能查到四个不同版本的译作。甚至,因译者的疏忽等原因,还会存在一些瑕疵,王佐良的译文就有诸如“青春不是……柔膝”的病句。我们品读到的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青春》了,作为文学欣赏,领略不同国度、多元风格的作品是有必要的,她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多样性和不同的艺术魅力。但,作为中考命题,不管外国散文文本在她自己的国度曾受到多少名人的喜爱,我们选择她,终究比不上自家的“特产”更对考生的“口味”,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因此,选择外国散文的“这一类”作为中考试题也有不妥。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命制科学的阅读试题,首先要选择一篇适宜的文本,还要吃透文本精髓,吃准课标精神,熟识教学现状,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姜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责任编校:左晓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