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策学生兴趣差别对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影响及策略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6775 浏览:179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兴趣的差异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一个对学习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只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欣喜,从而进一步去探索新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遇到困难就退缩,只会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看到,学生对语文课持消极态度的为数不少。深刻反思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看重语言文字的教化功能和应试功能,忽视了它的实用功能。忽视了它对于一个人日常交往,表情达意,学好其他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及审美需求的基础作用。学生在语文课中没有感受到语言文字对自己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很难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的不仅仅是生字的识记,段落的分析,中心的概括这些已由几代人重复着浮着于文章表面的简单常识,而是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联想、观察、比较,诱发学生产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如认识需要、成就需要)。

二、了解学生兴趣差异,因材施教搞好语文教学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封闭式的孤立系统,教与学往往是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教学看似平静有序,实际上在平静的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学习的非自主的无序状态。理想的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状态转变为富有激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的接收,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的有序状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说敢问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这种理想境界的重要途径。

2.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够饱含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

3.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常听常新

好奇好胜是初中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初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一个老师的教学如果形式程式化,老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能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618jyw.com
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例如分析课文时,我摈弃了从头到尾分析讲解的模式,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有时从开头切入,有时从结尾切入,有时从标题讲起,有时从学生最喜欢的语段入手,有时从学生的疑点入手。在阅读课的设计上,我也经常变换花样,采取的形式有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列提纲型、比较型、质疑型等等。读书的方法有淘汰朗读法、学生互相指定朗读法,分角色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等。课堂教学小结有概括式、评仪式、归纳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启下式、检测式。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学生听课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4.正确奖励学生,不滥用惩罚

在教学励和惩罚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部动机。在奖惩两个方面,开明的教育家都主张对学生要以奖励为主而不能滥用惩罚。人的天性之一就是趋乐避苦,奖励符合人的这一特征,它的运用更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对学生奖惩方式使用上的分配比例要依“三七开”的原则,要以鼓励为主、三分批评,七分奖励。同时,在每一次具体实施奖惩时也应贯彻“三七开”的原则:在表扬奖励时,还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以防止学生骄傲;在批评惩罚时,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以防止学生自卑。
教学中,对学生多奖励的心理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奖励就无可争辩地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心理、个性健全发展的独特价值。为每个学生“找到”使他受奖励的机会,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身上。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值得奖励的地方,例如,正确或部分正确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在理解问题或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了新的尝试;与过去相比,学习哪怕有了微小的进步,成绩不好,但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等。这些都是值得奖励的行为。另外奖励方式要多样化。不是一说到奖励就是发奖状、大会表扬、发奖学金、给荣誉证书,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对值得肯定的学习行为说几句赞赏的话,面对他们微笑,遇到困难时走近他们,这些都包含了奖励的含义。总之,奖励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每个教师,如果能用心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相信都能正确地分析学生的特点,适度地使用奖惩手段,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兴趣教学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在实践中让我们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市直第四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