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物理理由培养学生习惯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6255 浏览:181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案,提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探索研究习惯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 物理;习题教学;几何画板
1671-489X(2012)34-0113-03
美国《华尔街日报》2010年12月10日载文《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提到上海学生考分世界第一,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当全世界欣赏中国教育体系的优点时,中国教育也必须面对尴尬的缺陷——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都对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有着相同的抱怨:他们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无法独立工作。
现在笔者所在地区大多数学校都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了办学行为,开全了所有科目,同时为了应付高考也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差,思维受到限制,遇到问题只会想到物理规律、公式和简单的数学变形推导,其他的如数学、计算机等科目中学到的知识不会用到物理中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创造性。这其实也与教师的习惯有关。
在物理教学中离不开解决物理问题和习题教学,充分利用习题课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通过一个在教学中遇到的实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过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问题引入
在学习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三物体A、B、C质量相等。在竖直平面内,A、B用细绳绕过轻小的定滑轮相连接,开始A、B静止,滑轮间的细绳长度是MN为2a=0.6 m,现用手将C物体轻轻挂在MN绳的中点,试求由静止释放C物体后,1)物体C下落的最大距离是多大?2)C物体运动过程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当C下落到最大距离时,A、B、C三个物体速度均为零。设C下落最大高度为H,有几何关系可知,A、B上升的高度为:
C下落的最大速度为零,A、B的速度也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C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和B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即:
=
解得:H=0.4 m
第二问就出现问题了,在解决此问题时,很多学生以及一些材料上的答案是这样分析的:
如图2所示,假设C物体下落使得O点下落到O1位置时,C物体速度最大。由运动学知识易得,C物体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所以合外力为0,此时A、B的加速度也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B所受的合力为零,所以绳中的张力等于A、B的重力mg。因为A、B、C三物体的重量相等,此时两绳的夹角应为120°,图中θ=60°,所以C下落的高度为:
H=0.6/2·ctg60°=0.17 m
图中,A、B两物体上升的高度,C物体的速度vC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正交分解,如图3所示。从而求出。由于该过程A、B、C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
代入求解得:=

1.025 m/s

以上解法,貌似很有道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有学生提出质疑:“C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即速度的变化率为零,但是此时A、B的速度变化率也为零吗?因为根据速度分解的结果vA=vCcosθ,即使vC不随时间变化,θ也会随时间变化,vA也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即A、B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因此,此种解答方法非常牵强,存在主观臆断成分,没有说服力。”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充分利用这个问题,对学生能进行一次探索和研究的充分的练习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不拘一格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不管用什么方式,怎么才能知道C下落多少时速度最大?最大速度是多少?可以叫学生广泛讨论,也可以作为物理兴趣小组的一个课题,利用课外活动去展开研究。
2 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
【思路一】数学方面有特长、爱好数学的学生很快就可能想到,可以把这个问题转换为一个求数学函数的极值问题。函数、极限知识也是现在高中新课标的内容,可以几个学生一块研究、推导速度与夹角的函数关系式:。
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A、B、C的速度分别为vA、vA、vC,由机械能守恒,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
可得:
=
令,问题即转化为
当θ=?时,EK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求出EK的最大值即可能知道vC的最大值。
这个极值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可以作为数学爱好者的一个专题练习,也可以求助于数学教师,可以计算出当θ=?时,C物体的速度达到极大值。
【思路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自然就想到做实验的办法,教师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可以放开思路大胆设想,提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用到哪些器材?实验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性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纸带的处理、设计能力等)有很大帮助。可以到实验室中操作。本题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即可很简单地求出纸带下落的高度约是0.4 m,以及物体的最大速度约

1.07 m/s。

实验的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结果不太准确。上述结果和本文开始问题引入中的结果相差不大,是否是实验不准确造成的呢?到底开始的解法对不对呢?
【思路三】对于爱好电脑的学生可以提示他们,学习电脑是为了利用电脑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当代科学工作者常用的方法。用电脑软件(Excel、几何画板等)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几何画板,做出C下落的高度和速度对应的关系曲线。在几何画板中可以把曲线无限放大,可以直观精确地求出C的最大速度,以及对应的下落高度。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设物体下落高度为h时物体C的速度为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又有:,,
所以:
带入数值得:
=
把它转化为函数:
用几何画板画出函数图象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C物体下落0.122 m时速度最大;纵坐标可以逐渐放大,如图5所示,可以精确读出最大速度是

1.065 m/s。

此外,从图中横坐标上还可以明显地看到物体下落的最大高度是0.4 m,这也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此结果和一开始的解法明显不一样。从运动学来分析,当θ=60°时,即使A的加速度是零,θ也在变化,绳末端也有法向加速度,因此A、B的加速度也不是零。当然绳中的张力也不是mg了。开始的分析的错误就在于主观臆断地认为在θ=60°时,三者加速度都为零。实际上θ=60°时,C物体已经减速,最大速度出现在θ=60°以前。
由上述论证可以看出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办法,而一开始的错误答案用的是最常用的,也是学生和教师都习惯和乐于使用的——只用物理规律去解答,不愿借助于其他途径。然而用这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确是最难的,几乎无法解答第二问。其他的三种办法都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思维发散、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重要!
3 本例也可以作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除了课堂演示实验之外,大部分都是教师事先讲解实验原理,然后写好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最后由后学生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包括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存在几个弊端:
1)脱离实际需要,空谈实验知识、实验方法,这样做实验,除了熟悉器材,熟练基本仪器操作方法之外,收获很小;
2)缺乏主动性,纯粹的要学生做实验,完成任务,而不是学生遇到必须实验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进行试验;
3)缺乏独立性,学生很少能自己设计独特的实验方案;
4)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不能掌握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问题的研究过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实验探究素质的培养方法,它的优点在于: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以往物理习题只能计算推导的束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其次,对于实验教学提出新思路、新用途,就是无法解决一个题目时可以借助于实验,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这样就增强了主动性。也就是说,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实验过程,自己进行实验,出现一些细节问题也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一些弊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