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4822 浏览:12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熟知历史事件,更应该提高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分析讨论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后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吸取原有教学方法的优点,不断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更能由点及面地启发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思维。历史课堂作为初中学生了解历史的主要场所,教师如何指导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阶段,受考试分数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一直把语、数、外作为主科重点学习,而忽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其实,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明确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及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索能力以及个人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改革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如何有效改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历史教师一直思索的话题,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拜托传统的讲学方式,并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并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创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活”起来。老师可以通过对历史知识系统性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找线索,作为对比等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后获取和提高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转变。

二、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因此,带有公众性的活动、表演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有效形式。包括历史讨论会、辩论赛等等,即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以讨论会的形式展示出来,可在课内、课外进行,可设计成圆桌式的、论坛式的、答辩式的等多种讨论会形式。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历史任务进行讨论,比如就争议性历史人物的活动、地位、作用进行评价或争鸣式论辩,如秦始皇、李鸿章、拿破仑等等;也可以对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如战争等具有转折性事件的前后变化、中日近代化比较等等。
组织讨论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辩论和主动收集资料意识,通过探讨、举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历史理论知识与自身能力的相互融合。历史知识点滴的学习和积累,在历史试题中主要体现在论证题和材料分析题中,它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清晰的论点和有力的论据,以及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清楚的表述能力。其中掌握论据,即学生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毋庸置疑,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储备,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提出(或得出)正确的观点,更无从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学生语言的表达,包括文字的叙述、逻辑的思维能力。针对问题设置的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探讨即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见的过程,是对未知知识研究的探求,或对某些结论勇于提出新的假设。问题设置的情境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也许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不仅反映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且显示追求真理、遇到困难不放弃、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中考能力测试测量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体系的驾驭程度、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水平、对未知甚至已知问题的探究态度等是体现体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三、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丰富教学资源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模块单元专题的编排体例突出了内容精炼,知识系统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教师渊博的知识也会感染学生的学习态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有效的教学技巧,可以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就是靠教师一味的讲解,要求学生课源于:免费论文www.618jyw.com
后不断的死记硬背,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学生虽然熟知历史知识,可以不会灵活运用,主要表现在在考试时的材料分析题上,不能很好地连贯历史知识,且这种没有记忆点的死记硬背,会使学生很容易遗忘。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记忆,使之串联起来成为一条纽带,做到谈及时娓娓道来,答题时连绵不断,且能激发学生课后不断探索,收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这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
但是在当前电影、电视剧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不断翻拍、篡改,导致许多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混淆,对于这种情形,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对这些电影和电视剧进行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掌握。所以,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有疏漏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以去伪存真或明辨是非,保存传送给学生的知识的准确性;就历史题材的影视文艺作品中的服饰道具、社会风貌、人物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考证,作为文艺作品可以按照艺术要求进行虚构,但也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历史常识;就所收集到的有历史意义的或者历史题材的照片、图画、邮票等进行研究;在参观遗址、博物馆、档案馆等时,对所能直接接触到的历史遗物、遗迹进行研究;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整理研究,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等等,教师也可以将考察结果与学生分享或者和学生一起谈论探索,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乐趣所在。
总之,历史知识的只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描述,是纯理论的知识,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储备的过程,中学历史学习的目的不仅仅的为了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讨论、阐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进行思考以及反思,这对学生提高个人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吕萤萤.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2.01
凌菊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3]凌友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学苑教育,2010.2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