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英国英国Vitae研究人员进展框架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启迪基本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22475 浏览:905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社会机构,高校科研人员是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资源。在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Vitae RDF)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标准制定、研究维度、可持续培育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Vitae Researcher Development Framework,Vitae RDF);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
1009-4156(2013)06-154-02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议题常出现于图书馆、教育、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信息素养是包含数字、视觉、媒体素养,以及学术素养、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管理、数据监测等术语的总称。它能让研究人员发现、分析、评估信息,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并为任务与决策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通常,信息素质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等内容。
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高校科研人员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等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指对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信息能力主要是指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素养,包括科研人员信息查询途径、数据库资源查询以及信息检索手段和利用情况等方面;信息道德是指科研信息的保密意识、守法意识等。
由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教育评价的依据,也是准确判断人们信息素养程度与水平的标尺。国内外针对不同信息用户,制定了不同的信息素养标准,旨在探讨个人的信息素养水平,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以及全面提高用户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
信息系统素养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高校本科生的、基于作业或任务的信息素养标准,而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针对的是高校教师、硕博士生的、以课题或项目为导向的信息素养标准。因此,在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应具有的信息素养时,应考虑这类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诉求,针对其不同的兴趣取向,制定相应的信息素养标准,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

二、面向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内涵的Vitae研发框架

英国Vitae机构通过训练与信息素养的开发,旨在提升科研人员、硕士等的素质,增加研究基础的产出。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奠定了发展世界级研究人员的新方法。作为帮助研究人员规划、提高与加强职业与事业发展的框架,它由高校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发展而来,并为之服务。该框架由信息素养的维度(共四个)、维度细分(共计12个)、维度细分后对应的内容,以及与各内容相对应的事项说明等部分构成。框架内容如下:
维度A:知识与智力(即成为研究人员需具备的知识、智力与技术)维度。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A1:知识基础(包含主体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研究方法;信息搜寻;信息素养与管理;语言;信息素养与计算能力内容);A2:认知能力(指分析;合成;批判性思考;评估;解决问题能力);A3:创新性(指查询思维;理智的自知力;创新;问题构建;智力风险等)。
维度B:个人有效性(指个人素质,以及成为一个得力研究人员的方法)。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B1:个人素质(包含热情;坚持;完整;自信;自我反省;责任等特性);B2:自我管理(指工作准备与优先化;科研时间管理;响应变化;平衡生活与工作的能力);B3:职业生涯开发(指生涯管理;持续企业开发;响应机遇;网络化;声誉与自尊)。
维度C:研究管理与组织(包含标准、要求与研究职业知识)。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C1:职业实施(健康与安全;;原则与可持续性;法律要求;IPR与版权;尊重与保密;归属与合作;适当的惯例);C2:科研管理(科研战略;相关规划与进展;风险管理);C3:财务、资金与资源。
维度D:约束、影响与作用(指与其他人共事的知识与技能,保证研究具有更广扩的影响)。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D1:与其他人共同工作(指团队合作;人员管理;监督;指导;影响与领导;协作;平等与差异化);D2:沟通与传播(沟通方法;沟通媒介;出版);D3:约束与影响(教学;公共约束;公司;政策;社会与文化;全球公民)。

三、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的启示

(一)制定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标准

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RDF)以SCONUL信息素养的七柱理论(或称信息素养七要素理论)为基础。SCONUL信息素养的七柱理论,定义了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与理解高校信息素养开发重心。具体有:一是识别信息需求的能力;二是区别表达“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方法的能力;三是构建查找信息战略的能力;四是查找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五是比较、评估不同信息员信息的能力;六是组织、应用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的能力;七是在现有信息基础上合成信息并形成创新知识的能力。
从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RDF)中可见,基于七柱模型,该框架从信息素养的能力水平出发,列出从低到高的能力水平,关注了信息素养构成与培养的层次化与多维性。因此,应用该框架可以通过开发科研人员的技能与特质,开发可以增进研究人员的信息素养、增强研究人员的全球竞争力、有助于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如成为一流的研究人员等。
在我国,除了北京地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以及一些学者对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性探讨,还没有权威部门(或学会、协会等)制定出广为接受的、具有普适性的高校信息素养标准,更没有面向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标准,从而使我国在高校科研人员的招聘、任用、培训、考核、激励、信息素养培育等没有依据,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相关人员进行事业发展规划、延缓或阻碍了向一流科研人员迈进的步伐。因此,应抓紧制定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并以之为基础,针对高校科研人员制定信息素养标准。
(二)拓展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的维度 信息素养的发展一定要在广域的信息视野中研究个人如何形成信息素养(Bent,2008)。
为完整而系统地把握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内涵、评价信息素养水平,需要明确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目的(满足信息素养主体对信息需求的达成目标)、主体(信息素养人,即高校科研人员)、客体(信息素养内容)、环境(各高校自然与人文环境)、依据(信息需求指向的信息目的)、原则、标准(何时、何人、何地、何内容的标准)、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表现等内容。
由于信息素养是依附于信息素养人的技能与特质。培育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应依信息素养人身份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等,按照权变原则,进行不同内容、阶段和层次的培育。

(三)塑造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

网络与信息素养是与高校科研人员相关的两个平行议题。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获取学术资源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泛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培育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分层次、持续地进行渗透性信息素养培育。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进行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培育,也可以积极开展讲座、研讨的多种形式培养科研人员的素养。还可以设计化的、学科交叉的迷你课程,以形成关系紧密的科研团队,彼此共享所搜寻的信息,改善团队成员问的紧密程度与合作力。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化水平,加上科研工作本身就对各种学术信息有着持续不断的高要求,科研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信息素质。针对这一特点,可以依不同学科教师、研究生需要处理和创新的信息类型,学校可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师、研究生特点开发培训课程。
此外,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尤其是在近年来各馆学科馆员的设立,使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人员、设备、技术支持、环境方面塑造高校科研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也是人整体素养的一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选择与查询活动大都围绕各领域的课题或项目而进行,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程度决定了科研竞争力与创新性的高低。本文在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Vitae RDF)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在制定高校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科研人员制定相应标准;在高校信息素养研究视角上,应采用多维视角,按信息素养的目的、主体、信息素养内容、信息素养培训层次等权变地开展研究;在多维视角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开展多种形式、多层面、可持续信息素养培育等问题。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