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浅谈浅谈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16019 浏览:696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师理应高度重视师生的沟通,理应拥有比其他教师更科学的沟通理念,理应掌握更娴熟的沟通技巧。遗憾的是,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了一些不该忽视的东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了沟通过程是双向的交互过程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他们把自己认为要讲的知识发送出去,而不大愿意去管学生是否已经准确接收到了信息。它的失误在于忽视了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经验主体的事实,忽视了教师发送的信息内容,与学生“转译”和理解后的信息内容是有差异的,从而忽视了对沟通的质量及时评估,因此也就无法让教学走向深入。随着课改的推行,许多语文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出现的“对话式”教学、作文反批语其实就是重视了两种师生沟通模式的交互运用。

二、忽视了态度和情感的传递

语文课是关于“人”的课程,它的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信息,还有各自的态度与情感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的信息。但事实上许多语文教师却一直忽视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的沟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对学生态度和情感的表达的主动关注。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如何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而忽视了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所持的态度和情感。时间一久,不仅无法培养学生主动表达自己态度和情感的观念,也无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由于缺乏了学生情感的投入,师生心灵之间就像隔了一堵厚障壁,沟通已属不易,倘若还要追求课堂的和谐开放、情感交融,岂不是痴人说梦!这就是语文课堂常常变成语文教师讲堂的主要的原因。
2.缺乏对学生潜在的态度和情感的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是不完全一样的,他们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事物或人物的态度和情感自然是有差异的,这为语文教学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除此之外,每堂语文课前的时空背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语文教师不能主动去关注,这势必将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添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可能与课堂有关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的背景有个较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在准备教案时做出相应的预测,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调整与控制。
3.缺乏对学生态度和情感的有效调控。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态度、情绪和情感是贯穿始终的,他们的态度和情感是特别丰富的,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不断地观察评估,还要有效调控。其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就是对学生适时适度地评价。但这点往往很容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总是忘了随时运用巧妙的评价(口头与书面),及时激励正在成长的、急切需要肯定的学生,把他们的积极的情绪调入到课堂里来。教师经常对学生积极评价,换来的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积极评价,积极评价的结果自然是学生喜欢他的老师。而学生总是先喜欢一个老师后,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的。因此语文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如何、态度如何,以及评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对抑制情绪情感能力的训练。

三、忽视了沟通通道的多样性

很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面对面的口头沟通,可是面对学生的作业本、考试卷时,他们却往往只是划上几个“对”“错”,写上一个分数或等级。即使是给作文写评语也常常以含含糊糊的几句套话应付了事。这种做法表明这些语文教师并没有把批改作业当成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其实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应停留在口头,书面也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书面沟通不仅可以沟通知识信息,还可以传递情感信息。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交流,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写上几句散文诗式的书面评语去与学生沟通,甚至还可以在作业本、作文本上设立“我要说”的栏目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四、忽视了非言语的沟通

很多语文教师对教学中的“言语沟通”很是在意,但对目光、表情、姿态、语气等“非言语沟通”却不够重视了。其实“非言语沟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经过试验证明,人际沟通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传递是通过“非言语沟通”来实现的。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显然是无法避开“非言语沟通”而只通过“言语沟通”来实现沟通的。语文教师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来传递的知识与情感,或象征,或意会,或强调,或描述,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存的。因此,忽视了“非言语沟通”的准确运用必然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忽视了倾听

教师忽视了教学是个师生沟通的过程,是个双向的交互过程。教师说多了,学生就听多了,听多了自然就说少了,说少了自然就说不好了。每个人既有接受信息的需要,也有输出信息的需要。接受多了,输出少了,心理自然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自然要追求平衡,没法让老师停下来不说,只好自己不听了。何况教师很少或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话训练。所以到后来,很多学生不仅没学会说,还没有学会听。还有就是,学生既然可以上课不说,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去准备说了,课外查找资料与阅读就更没有什么必要了。这就是很多学生学语文不听不说不阅读的原因,溯根求源就在于教师忽视了“倾听”是人际沟通第一要素这一重要地位。
总之,一切改革的关键是人的理念改变,但最终总要落实到学校或教师的行为方式上。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改理念,但不管哪一种课改理念,最终都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与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当然,语文教学的问题不止沟通的问题,但沟通的问题一定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