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媒体论我国新媒体产业困境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生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18656 浏览:759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传媒市场对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推动了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剖析了新媒体产业发展困境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以期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产业困境;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国家打造文化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不断地向移动化平台拓展的新媒体形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结合,不但催生了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部类,引领着文化产业走向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且还成为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重构的催化剂。

一、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我国新媒体产业近年来实现了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的新媒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947.6亿元,较2010年增长41.9%。赛迪顾问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中指出,2009—2011这三年,我国新媒体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分别为1400.0亿元、2078.0亿元和2947.6亿元。高速发展的新媒体产业呈现出下列特点:
1.总体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逐年增加。我国新媒体产业连续三年保持了40%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3 年,新媒体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平均增速超过33%,在2014年,新媒体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960.0亿元。
2.新媒体产业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以新浪、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市场领导者,雅虎、酷讯为代表的市场挑战者以及硅谷力量和和讯网为代表的市场立基者的市场格局,这些新兴互联网企业成为新媒体产业的主要力量,并推动了新媒体产业进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一步的发展。
3.各类新媒体业务之间更多地出现跨平台融合发展,通过相互渗透实现市场的共同增长,取得多赢效果。优酷网和土豆网合并,百度奇艺收购PPS,当当网进驻天猫网等事件,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企业通过跨平台的资源整合和相关业务相互渗透的方式,优化新媒体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期达到企业之间的双赢和推动新媒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4.移动互联网增长迅速,相关业务成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个焦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 C)在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到74.5%。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占到了总市场的12.8%,并且在逐年扩大[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向个体的以流媒体业务为核心的增值服务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在2008年重组以后的中国电信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
5.新媒体产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化运作成为主流。在2012年3月5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就如何推动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并发布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等要求。与此同时,政府对各类新媒体的标准、市场准入、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将日趋明朗,国家的支持态度也奠定了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调。

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困境

虽然,新技术的变革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但由于受到信息整合经验不足,相关监管制度的缺失以及受众媒介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困境:

1.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

虽然,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正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不同种类的新媒体产业类型呈现出非均衡发展。例如:由于互联网业的发展历史相对于数字电视、IPTV 等较长,所以市场运营较为成熟,占据了74.1% 的市场份额。而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媒体占据了12.8%,除此之外,在2008年起获得发展的数字电视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户外数字媒体占2.7% ;IPTV由于受到体制和政策影响,用户规模和收视费虽有提升,但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较低,仅为1.4%。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2008年,我国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形成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不均衡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了新媒体产业自身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同时还影响了传统媒介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拆分与重组。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新媒体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新媒体产业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新媒体产业尚属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新媒体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相关监管体制相对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新媒体的监管仍然处于空白阶段;因此,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出现了信息泛滥和严重同质化的现象。新媒体本应该属于一个崭新的提供有创新性内容的开放式平台;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在普遍缺乏原创精神和信息整合经验的新媒体中,还很难找到凭借独立制作的脱颖而出者。相反,跟风模仿者却比比皆是。以移动电视为例,在东方明珠数字移动电视传媒取得了盈利神话之后,众多“杂牌军”纷纷跟进,把出租车、公交车等一切能够接入移动电视的设施都视为了淘金宝藏,这些盲目的投资者以为只要在有人的移动物体中放上一台电视屏,就能在新媒体浪潮中分得一杯羹。但实际上,这种缺乏创新性的盲目跟风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移动电视媒介这个产业的秩序,而且还对移动电视媒体的品牌识别度和区分度产生了极大影响,致使“大多数新媒体不能盈利,频频进行再融资,新媒体经营也陷入困境,甚至严重影响了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

3.新媒体信息泛滥,知识产权易遭侵犯,从业人员媒介素养偏低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舶来品,最早是由英国文化研究学者E·R·利维斯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变革与虚拟世界的发展,在受者和传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的影响下,网络素养被提上日程。在这个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不可控性空前加强,使得像“军车进京,北京不保”等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真伪难辨;十万元在天涯网首页做个人广告 控诉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前女友种种恶劣行为等恶性炒作的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以及小米和360关于知识产权大战等不良网络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不仅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从业者媒介素养的低下以及监管制度的缺失的现状,而且体现出我国新媒体信息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4.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始于2000年,相对于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虽然,自重庆师范大学首设新媒体专业以来,各个高校都加快了对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但由于新媒体产业迅猛发展,市场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扩大,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据相关专家预计,在未来3到5年里,我国的新媒体人才将有60万的缺口[5]。这种新媒体专业人才严重缺失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新媒体产业的整体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促进新媒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谢新洲认为,新媒体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真正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理念、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如下现状:

1.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近年来,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建立起国家级和地方级的新媒体行业园区;各个高校积极开始新媒体专业并建立相关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了新媒体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纷纷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企业和高校进行联合,共同探究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但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媒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这与工作中面对复杂媒体环境和整体运作流程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的高级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尽管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毕业人数在年年增加,但企业仍然感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由此,这种新媒体人才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成为了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软肋。正如3G门户副总裁魏蕾所说的:从业界的角度来看,目前新媒体技术的高、精、尖人才严重缺乏,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于市场需求。新媒体教育并没有真正和传统新闻学人才培养区别开来,没有开辟新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思路、新方向,以至于和市场严重脱轨[6]。新媒体人才培养应重视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

2.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独立且更新滞后,相关技术设施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已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更多地还是依赖于自己所在高校的特色和资源,形成各自独有的教育理念;高校之间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合作,使得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陷入一种独立状态,而这不利于各高校吸收外校培养模式的精华来进行对本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良和创新。同时,各高校教育理念依然沿袭了传播学或者新闻学的思路,没有真正从新媒体本身的专业特点出发,这种滞后的教育观念使得新媒体专业名不副实,该专业的学生并不因此具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优势与竞争力,与此相应,这种现状可能会间接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受其自身专业特点的影响,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高校积极配合开设相关课程之外,还需要资金和技术设备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配套设施并没有同步落实和更新,因此,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还任重道远。
3.专业定位单

一、不同专业之间壁垒分明,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

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新媒体学与传播学框架下培养媒介工作者,另一种是在计算机学科等框架下培养技术工作者。纵观学界和业界对于新媒体的研究来看,我国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还是囿于传播学的框架之下,采用传统的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缺乏多学科综合角度的思考和融合,难以体现新媒体学科综合交叉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到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时,相关专业之间壁垒分明,独立存在而不发生具体内容的融合;各专业都仅局限于与新媒体有关的某个范围内,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虽然有学者提出了新媒体教育的多学科理念和内容整合的观点,但都尚未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7]。

4.高分低能,评估机制较为单一

由于长期受到单一评估机制的影响,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多是属于“高分低能”的情况。同样的,现阶段,高校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时,对学生的评估仍然采用了较为单一的成绩评估机制,仅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构建,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由于实践能力在评估机制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得学生在提高自我素质和修养中,长期忽视了对于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这又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而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

四、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新兴媒体风生水起,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产业方兴未艾,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密切关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同时,探寻新媒体时代传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共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促进新媒体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1.积极与新媒体行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由于我国现阶段在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育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在实践中熟悉新媒体产业运作流程,把握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律,切实理解新媒体产业的特征,让学生能够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业界最新动态;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进行优势整合,培养人才;并通过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寻找适合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质量。也就是说,通过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
2.打破专业壁垒,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综合型新媒体专业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一贯采取相对独立的结构,专业之间交叉性较小;加之我国新媒体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进行直接的课程优化改革较为困难,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关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如:美国的通识教育等。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国在优化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倾向于多学科融合,注重与新媒体相关专业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和知识系统,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以培育自主学习型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只有这样,我国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才能应对未来变幻莫测的技术变革,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3.加强新媒体知识产权教育,提高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媒介素养。自2009年网和读吧网就《星辰变》和《星辰变后传》的所有权问题产生较具影响力的争论之后,我国关于新媒体知识产权的侵权和维权案件就时有发生。在2012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惩罚力度。而“网络素养”是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的环节,网络素养是人应具备的一项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青少年要有辨别信息的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8]。因此,在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除了要注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对其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只有提高新媒体专业人才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让其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双刃性”特点,养成良好的新媒体接触与使用习惯,自觉维护新媒介传播秩序,生产有利于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产品,进而才能提高新媒介从业者的自我认知与行为规范,优化新媒介传播环境,缓解虚假信息泛滥现象,促进新媒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改善评估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原创能力。

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自身缺陷的影响,我国单一评估机制存在的时间较长,现阶段也不可能一下子立刻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估机制,但是,在改善评估机制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评估机制;例如,在美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由于受到其重视多学科融合的教育传统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理念的影响,美国对新媒体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的评估,并提高实践能力在评估机制的比重,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9]。因此,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在改善评估机制时,我们不妨遵循实用主义原则,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加强实践能力在学生评估机制中的比重,通过优化评估机制,提供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切实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落到实处,培养出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新媒体专业人才。

5.加强高校合作,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提高相关设施水平。

我国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改善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之外,还要积极寻求高校之间的相互合作 实现高校间的人才流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与发展[10]。实现高校间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转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提升高校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质量,使得高校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先导性地指导。
五、结语
目前,我国新媒体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但随着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良好媒介素养的综合型新媒体专业人才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在净化新媒体产业环境、提高新媒体产业内容创新能力和质量的同时,最终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赛迪顾问:《2011-2012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2013年1月。
翁立伟:《新媒体产业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13年1月。
[4]金朝力:《“大而全”模式遭抛弃 同质化逼新媒体市场加速洗牌》,《北京商报》,2009年3月18日第5版。
[5]缪晨霞、孔悦:《我国数字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60万》,《深圳特区报》,2011年7月12日第9版。
[6]赖黎捷、李明海、赵红勋:《新时代 新媒体 新方向——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8期,第91-92页。
[7]刘洋、李喜根:《新媒体传播研究及知识增量》,《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第72-78页。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85-189页。
[9]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第110-113页。
[10]蒲心文:《走中国高等教育科教强国之路》,《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3期,第29-32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