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渗透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电大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9397 浏览:1332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很重视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其中思想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强德育教育,要求在各学科中都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实验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良好阵地。
德育教育具体到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承担的勇气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一、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

学生上实验课要动手操作,要与周围同学交谈、讨论、不容易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而课堂秩序紊乱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学生第一次走进生物实验室上实验课时,教师就要宣布实验室规则,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督促他们遵照执行。生物实验室的规则要简而明,看得懂,做得到。

二、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生物实验有时要使用易燃的、有毒的药剂,也要用解剖刀、剪刀、刀片等;有的实验需要加热、高温消毒灭菌,容易发生事故。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三、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用电、药剂,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政治课上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的教育,在生物实验课上也应该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带身边或家里有的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忙,互通有无,不提倡经常买材料来做实验。材料选择时不能仅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

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甚至没有看到实验现象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的现象,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如实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当一些实验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时,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应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分析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追求课本的准确答案而置实验事实于不顾,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从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

五、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学生做实验需要使用的材料、仪器、用具,要按照一定的位置整齐地放在实验台上,好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刀、剪、针等都排列有序,使用时十分方便,不会手忙脚乱、错拿用具或找不到用具。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用具等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废弃物要扔到指定的废物箱中,把实验台整理、清洁后才能离开。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培养起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它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它只需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实验基本操作不准确,不会科学统筹地安排实验程序、进行有序的操作,而多是匆忙开始,混乱结束,实验后使用过的仪器随意的放在桌面上,等等。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物品的特性。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重视仪器的整理工作。而我们则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了解不规范操作的危害,使学生能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注意相关的操作。要求学生进行整理仪器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后,我们认真检查每个小组整理仪器的情况,整理好的先回教室,达不到要求的重做,做好了再回教室上课。
这样使学生养成预习、规范操作、整理仪器等好习惯,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就会管理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进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教育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动手能力很弱,实验时有些学生还没开始做就对实验有恐惧心理,只看着别人做实验,自己不动手;有的则只是自己做不让别人动手,同座位同学没有合作意识,当出现问题时,相互埋怨,又重头做。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勇气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给学生讲科学家为了探索献出自己生命的事,让学生明白,搞科学实验需要有勇气,连做实验的勇气都没有,怎么会有发现和发明呢?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勇气和合作意识。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勇气、信心及兴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体验到了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价值。

七、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蚯蚓》等实验中,由于孩子们对小动物非常好奇,会想出很多办法去研究它们,当然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无可厚非,但这与“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我们并不是要全面禁止孩子们的这些举动,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究,而是主张观察前教育先行,教师首先应提出“爱护小动物”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评价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寻找小动物时你是否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你的观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察方法是否伤害了小动物,观察后是否放它们“回家”等,尤其是在没有弄清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的情况下,不可随意伤害小动物。
我相信,只要我们勿忘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时刻放在心上,经过努力,精心安排,就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社会转型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出现了混乱和困惑。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此而共同努力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