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巧选角度学语文站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0485 浏览:932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这两句诗提出了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问题,同一山峰,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就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观。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个角度问题。我认为巧妙地选好学习语文的切入点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

一、巧用教材中的某个主题引导写作

教材是按话题作文的形式编写的,若能提炼出某个典型的主题引导写作,学生写起来才会有源头活水。比如,一些反应亲情的文章《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散步》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亲情的内涵。对于于勒而言,钱就是亲情;对于范进而言,权就是亲情;对于祖孙一家而言,责任和天伦之乐就是亲情。由此展开话题,通过网上一条蹿红的《将要消失的亲戚表》引导学生反思:在思想多元、物质追求强于精神追求的今天,亲情究竟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亲情?并结合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思路开阔、观点新奇、文思泉涌,真正学会用语文来写作文。

二、巧用某种现象品尝语文

品尝语文最有效的方式是比较阅读,本文互读,相得益彰。比如,我们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学了鲁迅的很多文章,反思鲁迅笔下的“偷”便大有意境——《社戏》里有“月下归航”时的偷豆细节:小伙伴们夜航偷豆,搞野炊,打牙祭,亲近自然,别说这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一道美餐,对于成年人也是一道难得的饕餮大宴。尤其是阿发,因自家的豆大,便慷慨地向大家伙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从孩子的动机、心理以及他们的行动来说,都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美。而《故乡》中杨二嫂的偷则让人心生厌恶。这位昔日的豆腐店形象代言人经过岁月的袭蚀和生活的摧折,早已高颧骨、薄嘴唇变得尖酸、刻薄、市侩,她对老实木讷的闰土的诬陷和偷母亲的手套,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没有用一个“偷”字,却能淋漓尽致地活画出一群辛苦恣睢的可怜人的可怜相。通过一系列“偷”事,可以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精神状况,进而了解人物,了解人生,了解小说阐释的精神意蕴,了解一个伟大灵魂的心灵深处,对于号召人们去拯救那些病态社会的希望是多么迫切。

三、巧用生活感悟古诗之美

唐诗宋词是文化的一个高度,而透彻理解古诗词,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去感悟。周末领孩子们到公园划船,遂让孩子们用唐诗作比,少顷,子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引导其再吟,子又吟“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船上的我们分享着满河的金色诗意,也彻底了解了朴素而十分传神的诗句意蕴。随后,我又引导孩子即景作诗,通过多次的生活感悟,孩子们渐渐地爱上了古诗,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可见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
当然,学习语文的角度很多,技巧也很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味的考试,而是为了应用。如是,语文课上起来才会轻松、愉快,让学生有所得。学生们走在人性光芒里,心灵会被悄然浸润。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