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唯物辩证法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历史起点学报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7520 浏览:240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该时期的马克思在哲学思维体系上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但在思维方式层面却与青年黑格尔派出现分化征兆,即在神学批判和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出现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辩证法唯物主义地运用表明这种结合事实上已经初步实现。这说明作为一种批判方法的辩证法,其唯物论或唯心论性质取决于思维概念的着眼点的不同。
关键词: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既是一篇借古喻今的著作,又是运用辩证法去分析、把握和评价相关哲学问题的典范,呈现出马克思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的可能性。该论文是否实现了该结合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可否标志着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最早形成?同时,它对于主要属于唯心论立场的马克思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意图

马克思在写作期间,德国哲学争论焦点有二:一是如何评估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遗产的问题;二是如何评价和把握希腊化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
古罗马哲学在哲学史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前面矗立着恢宏的希腊哲学,后面紧挨着蒙源于:www.618jyw.com
昧的中世纪神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那样,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停止了;希腊化哲学几乎被看着一种同它们的巨大前提很不相称的附加物并把它们与“紊乱”的宗教哲学联系在一起。相反,马克思认为:“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们所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波兰学者兹维·罗森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明确地把亚里士多德同黑格尔同等看待,把青年黑格尔同希腊哲学的自我意识诸学派同等看待的话,……近代才被认为是重复了罗马的历史”。如是,我们不难理解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为何会对希腊化哲学产生持久兴趣——因为他们在古罗马世界看到自己时代的影像,在这些学派中发现了自己哲学活动的原型。
基于此,马克思还发现古罗马哲学倾向于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作为掩护,把新、旧思想揉合在一起,与当时德国哲学现状极为相似。《博士论文》就是要通过典型个案分析达到对希腊化哲学的肖像描述,刻写出哲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即“真哲学”和“伪哲学”的发展方向。这一切表明,马克思的研究主题始终是与现实的哲学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即《博士论文》选题是借助解决希腊哲学史的遗留问题来表达他对现实争论的介入,从而使论文以隐喻方式呈现出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对神学的哲学批判潜存着唯物论倾向

从时代关联的视角看,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哲学从整个古罗马哲学中抽取出来并给予盛誉,不言而喻就是,他视它为“真哲学”发展方向的代表。这样的认识与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密切相关。
在《博士论文》附录中,马克思对宗教神学进行了剖析。他指出,黑格尔对神存在的证明已经做出颠倒性的辩护——隐晦地说出了它“不外是空洞的同语反复”,但是作为“辩护律师”,他不能直接宣布对神的死刑判决。言外之意,人们完全能够从黑格尔的话语中做出明智的判断,因为理性是根本否定神的,非理性才是神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哲学层面揭示了神学本体论的实质是以“现实地想象的东西”作为对神学家而言的“现实的表象”——以为一百个想象出来的塔勒与一百个现实的塔勒等值——神学家的头脑无疑“受到幻想和抽象概念的支配”。
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一致,始终视哲学神学化倾向是对哲学的一种侮辱,是把哲学引上歧途的罪魁祸首,“任何解释都可以接受。只是神话必须加以排除”。这印证《博士论文》序言的说法——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是代表着“伪哲学”的发展方向的“神学化的理智对哲学的态度”;它们出于适应宗教需要而给哲学“姣美的身体上披上了一件基督教修女的黑衣”。另一方面,出于对幻想和抽象概念的反感,马克思必然翻转强调以反映客观现实存在原型的“真实表象”(或真实概念)作为真正哲学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他对哲学的主观形式的性质保持浓厚兴趣的原因所在。依照这个标准,马克思不仅对注重研究哲学同生活的联系的科本大加赞赏,认为他把握到了“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而且还深刻地指出,反映了罗马精神的原型的希腊化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的精神承担者,应该享有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
不同于鲍威尔等人的“非哲学”的宗教批判方式,马克思立足于对宗教的哲学批判必然强调概念的客观性。认为斯多亚学派为“迷信的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大开方便之门”。马克思选择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的伊壁鸠鲁哲学作为论文选题绝非偶然,因为在他看来,“必须紧紧抓住现象,抓住感性知觉”,“从现象出发进而推断出不可见的东西时,神话才会被排除”。这些足以证明《博士论文》的唯物主义倾向随时都可能破茧而出。

(三)马克思对哲学理解潜存着辩证法与唯物论合流的可能

《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观点表明鲍威尔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其深沉的。但断言《博士论文》“完全无中断地衔接了鲍威尔”无疑有些夸张。如科尔纽所言,鲍威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是费希特式的——纯粹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绝对的内在性形式;相反马克思则遵循了黑格尔的理解方式——坚持了“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原则。《博士论文》附注指出,“黑格尔对他的体系处于直接的、实体性的关系中,……是一种正在生成的东西”。这即是说,哲学在与现实互动中要求与时俱进——“那么他的学生们应该根据他的内在的本质的意识来说明那个对于他本人具有一种外在的意识形式的东西”。但黑格尔的学生们却在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派别:自由派即青年黑格尔派和实证哲学即老年黑格尔派。马克思发现“两派中的每一派所做的正是对方要做而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两派都是在黑格尔哲学基地上的倒退,所以他对两派都持辩证的否定态度。由于彻底的无神论立场使马克思更认可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观点;但他并没把自己看着是该派成员,而是刻意与之保持住距离。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