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6705 浏览:220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改革在呼唤着教师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们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智的特点,思考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优化;模式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教学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方法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改就是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应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入手。我以为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实物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生物教师要时时留神,处处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中,教师课上出示一份市售的甜酒,可以先让学生来闻一闻,尝一尝,想一想,引起探知欲。

2.利用影像资料、互联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种群增长方式学习中,先让学生观看07年洞庭湖发生鼠灾的视频,然后提出要控制鼠灾首先要了解鼠群数量的增长特点,以此来进行导入。

3.利用谚语、谜语、故事等创设情境

教师留心收集一些谚语、谜语、故事,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在讲食物链时,我给学生讲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猫与三叶草之间的故事:在英国只要猫多了,牛肉就便宜,为什么?让学生写出涉及的几种生物,试着解释,学生的兴致很高。

4.利用游戏、活动、实验等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实验,使学生马上参与,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如通过学生的屏住呼吸比赛,进行体液调节的导入;通过同桌合作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进行神经调节的导入等。

二、多推敲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当然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仍然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且有效学习不仅牵涉到课堂上的问题,更多的是课外的因素,如作业安排、教学管理、时空安排等。

三、营造交往互动的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首先,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与互动。通过交往,可建立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可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从而形成“共同学习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其次,交往的课堂应体现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既要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思想、心得,也要使自己获得他人的知识,与他人达成一致理解,达成共识,从而塑造与发展自己。
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才轮到教师点拨,探寻规律。这正符合建构主义者提出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从学生的角度讲,预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能够得到发展,健全的人格能得到完善。
而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环节,则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各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各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

四、合理使用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早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极的作用。
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对一些公开课、评优课来讲,多媒体的使用已有些走向了极致,教师投入了巨大的制作成本(指时间与精力)。如果运用现成的课件则其针对性要大打折扣,而普通的PPT课件常常只是替代板书与挂图。既定的程序限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既定的放映程序使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刻板,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难以落实。
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应注意把握使用的时机。例如,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其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学生的实验就成了照方抓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成了一种形式,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在观察结果中进行真伪辨别的机会。相对于得到的,学生失去的是更重要的科学素养构成的训练。适当调整使用顺序,教学效果更好。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的,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我们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第七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