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言成语和文言融合教学之尝试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6205 浏览:119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几年来,江苏南通地区中考八十五分的读文部分,成语的专项考查只占两分或者三分,但这两三分的含金量却很足,因为它并非只是考查了四个成语的意思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更深的人文含义,其中就包括国人讲究饮水思源,出言有据的思想。通常认为,泱泱大国之典必有出处,追究其故,考其渊源,一般都有上承先哲、下启后人的情怀。如果说成语典故是一滴水,则其必然映射着大千世界,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为人处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一个个简短的典故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运用成语典故,就会使语言变得精辟、凝练,谈话富于感染力。如果一个人拙嘴笨舌地说“用一块石头打下了两只鸟”,那简直是一种难以卒听的话语,可如果这个人说出“一石二鸟”,则听者的感觉会大不相同,这就是成语的力量。值得一提的,包括成语在内的四字短语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学中非常受欢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皓首匹夫,苍髯老贼”骂死王朗,就是这种力量的外在体现方式之一。
认识了成语及其典故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中考中这几分的重要性了。但教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困惑:成语说难教也似乎不难教,说容易却又不那么容易。举例来说,“差强人意”在中考卷上的出现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多次强调其意义后,发现学生还是要用错或选错,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意思在考试时很容易因知识点繁多以及考试紧张的缘故而忘记。有一次偶尔的机会,又一次碰到了“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我想起新近看到的关于该成语的典故: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常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吏士。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典出《后汉书·吴汉传》)。
于是录其文言于黑板上,交代其前因后果,学习其文言意义,让学生真正追本溯源地学了一回成语,当时也无特别用意,只觉得学生脸上一脸的欣喜,见此笔者也只是一阵欣喜但却没有探究学生欢喜的原因。可一个月后的阶段性测试中考到了“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全班只有两个人选错,其余全部正确,超乎以往的正确率显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以往的正确率与之相比实在相差甚远。此时回顾当时学生脸上的欣喜,才觉悟到学生是因为真正理解了成语意义才高兴,是因为知道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典故而喜悦。
自此,我对成语教学与文言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为何不将成语和文言文结合起来呢?单纯的讲解成语原意、听写其意思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纯粹的文言教学囿于其固有的特点而不能让学生提高兴趣,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教不就可以提高效率了吗?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开始认真实践这一教学思路。如课外文言文选取了《三国志·吕蒙传》中权谓吕蒙语段,我适时地让学生加深了解了“刮目相看”和“吴下阿蒙”两个成语的意思。再如,看到“国色天香”一语时,我及时的讲解了唐文宗和中书舍人李正封的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典故,让学生知道“国色天香”原用于形容牡丹的色香皆佳,不同于一般花卉。当考到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我让学生了解了刘邦、韩信、萧何之间的一段故事,知道了成语“国士无双”的意思。
在将成语与文言文结合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的快乐尤其是教学相长的快乐,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作用可以如此之大,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如此“渊博”,尤其当看到学生的脸上有了真正收获的喜悦之情时,更让我心头觉得仿佛是吃了蜜那样甜。学生出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我理解为对自己努力与尝试的一种回报,经常有学生拿着这样那样的资料来告诉我这个成语的典故、那个成语的意义,他们也在查阅资料、了解掌故、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辛苦并快乐着。而这,似乎正是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有效传递。
笔者将成语与文言的相结合,看起来似乎是一件“1+1”的事情,可却收到了“大于2”的效果,因此这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揉合,应该是可以看作一种创造的吧。而结合这一实际去理解新课程,我们似乎应当更加清晰地认清一点,那就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其实不在理念的学习上,更在教学的实践上。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