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4619 浏览:16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论述知识,能在生活中减少走弯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作贡献。同时生活也是小学生最轻易接受的一个方面。因此,笔者以为,把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让小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趣味表演,再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活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和童话剧,让学生自己来表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以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结尾联系实际生活,继发兴趣,加深巩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定,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笔者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的时,提出不足:在这场家庭矛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以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但说法不一,此时,笔者灵机一动,大家对这场家庭矛盾的争议都很大,这样,我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吧!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代表“我”,反方代表父母,进行课堂辩论。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将生活引进语文课堂只是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一方面,另外,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那么,还应该让生活走进语文的课外阅读、写作等方面,才能使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以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还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人际联系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人际联系,有利于小学生建立友谊,增进人际互助、谅解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小学生拥有自由的心理空间。创造人际间良好的联系和环境,能为儿童的社会交往、个性进展提供充分的条件。美国的帕特里克比较实验发现: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感受性强,记忆深刻,思维灵敏,留意力集中。
我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文知识与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活跃的班级气氛。由此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策略;同学之间友好合作的交往可以使具有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学生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小学生年龄相近,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爱好,便于互相启发,相互实现熟悉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上碰到的困难,共同实现熟悉进展。

四、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还应紧扣教学目标

围绕学生全面进展、幸福生活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听、说、读、写任务,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即全面进展有幸福欢快的生活。

五、课文讲读“生活化”——联系生活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即是无学。”语言文字练习“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练习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信息,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
又如:笔者在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轻易得多了。

六、语文思想教育“生活化”——回归生活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聪明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出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
如:执教古诗《游园不值》时,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同学。笔者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轻敲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笔者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同学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他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轻敲”,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轻敲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轻敲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轻敲。”笔者一面肯定了大家的浅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同学:“现在,你懂得轻敲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的同学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笔者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回归“生活空间”学习语文在语文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明白有些语文知识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来源于生活的熟悉,唤起学生亲近语文的热情,感受语文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课堂小田地,生活大课堂。假如在教学中敢于把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放到实践中,激励学生自主地探讨,自由地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收获会远远超过课堂所获,也会超出老师的想象。
(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