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革新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3013 浏览:79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几年来,技校语文教学越来越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学生没兴趣,在中学中占主要地位的语文课在技校中却成了可有可无的辅助课;另一方面,以企业用工方得到的反馈是,现在的毕业生口头表达逻辑不清,书面表达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连最最少的报告都不会写,甚至有的说明书都看不懂。
这些信息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留意,值得我们去反思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新形势下语文教育的出路和进展。

一、转变现行教材陈旧的面貌,适应时代的进展要求

任何一套语文教材都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也蕴含了某些教学策略。但是,中职语文教材改版次数很少,虽有一部分课文比较经典,但总体来说课程内容已经很陈旧了,不适应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像《风景谈》《记念刘和珍君》这些名家名篇,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假如只是一厢情愿地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只会适得其反,并且使教师和学生的间隔越来越远。
因而转变语文教学没有生机的面貌首先应以教材的革新教学论文入手。鉴戒中学语文教材革新教学论文的经验,中职教材也应该加入一些新的素材。

二、转变现行课程安排结构理念,以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

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学一技之长的想法来到技校的,很难将语文这门和自己将来的就业联系到一起,以为语文课是可有可无的。有些学校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也将语文当成了填空课,有时间则上,没时间就随意砍掉,这不仅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加重了学生对语文课的轻视。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思想去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师在这样一种没有保障的条件下去教学,更是没有,没有革新教学论文。要转变上述近况,要以一下几个方面努力:

1.革新教学论文教材

中职语文教学是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安排取舍上,应打破固有的单元方式,淡化文体分类,以语文基础知识点和能力练习点为组元依据。重视运用语文的学习,根据专业特点强化“运用语文”的教学,选取适用于中职学校主要专业的常用文体,练习学生的运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打破学科界限

要尽量体现专业需求,将教材和专业进行有机的整合。例如,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加入对一些像许振超等金蓝领成才事迹的先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范例教学更接近学生的“最近进展区”,更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基本经验的形成与智力进展。

3.适当增加时文

对于那些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又时代久远,与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间隔太大的经典作品,要大胆将其舍弃。以《读者》《散文》等优秀刊物中选择有时代感、亲和力和实用作用的作品以及具有不同文化内涵、文化背景的中外作品。对反映时代风采和科技进展成果的新人新作也大胆选用,然后对裁剪后的课文和时文进行整合,选一些学生喜欢的新鲜文章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4.增加实用文体的教学

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接触一些公文的读写,即使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也涉及到说明书等其他运用文体的使用。还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自我先容、请假条都不会写,更无法谈及计划、总结这些在企业工作中必须要用到的东西。所以,在教材中还应该加上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这对学生的终身进展都有好处。

5.采用新的教学形式

转变过去语文教学浅析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的教学理念。将学教材改成用教材,利用教材这个媒体充分挖掘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信息。屏弃形式上的教学,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使得学生以每篇文章中都能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6.充分调动学生介入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鼓励学生相互竞争。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理解,而不是传统听老师讲课,背那些毫无生气的生硬的答案。学生介入的积极性高了,理解会更加透彻,课堂的效果就会更好,学生的收获也会更多。

7.革新教学论文评价方式

单纯以分数决定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评价方式有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的弊端。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机制严重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需要语文课程评价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的过程体现,如课堂体现,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给学生做出客观评价。另外,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写作比赛等,调动学生的介入性,通过学生在课堂外的体现对他们做出正确的评价。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技师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