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学语文教学莫忘德育渗透写作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4340 浏览:112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德、智、体、美等均具可塑性。语文教师要利用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同时,加强德育革新的探讨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同步协调进展。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

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关键词:可塑阶段;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素质教育
当前,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却也有着很多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可塑阶段,社会影响因素在其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加。因此,教育面对着新的挑战和考核。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进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德、智、美的和谐进展。”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同时,加强德育革新的探讨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同步协调进展。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

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一、利用经典篇章熏陶学生情感走向

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亲情、友情及爱情,这些都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苗,享受到来自家族几代人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懂得付出,不懂感恩,不懂回报,对祖国更是这一概念非常淡漠。

1、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爱国主义以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例如舍身报国的文天祥,以身殉国的史可法,威武不屈的左光斗,大义凛然的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林觉民,不畏、气概非凡的荆轲,当仁不让、勇于自荐的毛遂,还有鲁迅笔下的爱国女青年刘和珍等。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经典,优美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进入一种忘我的超凡脱俗的境界,以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有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点》,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系统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能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至于赞美家乡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诗词歌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2、引导学生重亲情友情、正确对待爱情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记得笔者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对那伟大的母爱,对儿子的忏悔与无奈,以动情的朗读和感人肺腑的一段视频来给学生以最真的诠释,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感同身受,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联系的炎凉世态,又以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浅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自然会变得格外珍惜并懂得感恩了。
至于爱情,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由孩子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对爱情似懂非懂,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致使现在早恋的中学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因为早恋触犯刑法。教师在处理涉及到这方面的课文时,不应回避,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以优美深沉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才是诚挚而坚贞的爱情,清醒的理性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和丰富的社会内涵令人回味无穷;《边城》描写了纯洁美丽的湘西姑娘翠翠的爱情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师名妓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长亭送别》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曲折的爱情故事;通过这类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比较、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爱情观。

二、通过人物形象浅析加强学生美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定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主要地位。”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通过优美的艺术形象来赞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批判人世间、生活中一些丑恶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语文教材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人文精神领域,可谓包罗万象。有追求和探讨真理的,有热爱和捍卫国家的,有反抗黑暗不畏的,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有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有吃苦耐劳艰辛奋斗的,有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的。可以说,语文教材中充满着无数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范。语文教师要诱导学生去认识评价,使之产生仰慕之情,让他们的灵魂飞出小小的课堂,超越时空,同那些古圣先贤,人类精英进行心灵交流,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理效应。
在教学中,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浅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藤野先生,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励学生如何对待学习。《生命的支柱》中患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生活和人生,这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幸福观教育的好典型。中外闻名遐迩的鲁迅一直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教师可以紧紧抓住鲁迅弃医以文这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
与此同时,教材中也提供了许多反面事例,诸如卖国求荣的、见利忘义的、损人利己的、穷奢极欲的、嫉贤妒能的、苟且偷生的,不一而足。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中的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窦娥冤》中的张驴儿父子,等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对假丑恶进行认识,激起学生的憎恶和唾弃,使之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引以为戒。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