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善择精挑巧引导,课堂活跃效率高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5017 浏览:145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因此,要想把语文课上好,教师素质必须是全面地、综合性的,要把生活中的一切知识以及教师个人的气质、风度、魄力等综合素质都习惯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把一节课上好。但是一节课要想上好,开头很重要,“如果一开始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开头学生气氛调动不起来,沉闷十几分钟后,再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恐怕积极性刚调动起来,一节课也就结束了。
那么课堂上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呢?
1.以兴趣上引导 传统的语文教法是把学生当成了接收容器,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个理由: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学生的兴趣好无联系,因此更谈不上投入学习了,因为学生没有兴趣,就像“雾里看花”,临考又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恶性循环,越来越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没啥学,一看就懂,懂了也不考,所以越来越没兴趣。因此说兴趣对求知者的重要量是不言而喻的。
就像我讲《奥伊达的理想》一课时,我先用两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或事情是什么,等学生们谈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后,气氛马上轻松活跃起来,我就趁此机会让同学们了解奥伊达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被动变为主动了。
2.在课堂上导入引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了一半,教学导入是一堂课的关健,导入时,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切身实际,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讲都德写的《最后一课》时,讲课前我就用半认真的态度告诉学生,假如某种理由我明天就不能来上课了,可有一课的内容却必须在这一堂内完成,请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来考虑一下,我们这最后一课该怎么上,结果学生兴致昂然,都很快说出了这节课的学习案例,我趁机组合了几个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论文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3.以课堂提问上引导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以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高质量的富于技艺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理由,能否使提出的理由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3.1 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价值,如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3.2 提问没有新意,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3.3 提出的理由空泛、难度大,让学生摸不清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对学生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根本答不上来。以上几种作法都需要我们及时纠正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提问时,首先,我们要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上入手,而不是通过提问来警戒他,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理由和做“条块”式的浅析,而要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有以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
4.以学习方式上引导 现在的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前的传统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课程和教材的奴隶,这样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没有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而《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把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进展个性、体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例如学习《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结果他们先找两个人分别扮演文中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通过两个人物和文中“我”的对话来体现人物性格,并在班中找了一个和闰土的肖像相似的学生做模特来学习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这样人物形象就象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5.以情感上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性极强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了课堂积极性,反而可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逆反心理,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以情感上引导学生呢?就是语言上要贴近学生,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以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就以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厌学语文的理由。
目前,社会上对教育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考试成绩上,而语文课堂又恰恰是最不便于用这种考试来评价的,所以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兴趣,滋生了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误思想,认为把时间花在其它科目上成绩更能体现出来,这样学习主体保证不了,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针对这些理由,我们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精神、尊重他们的价值体现的方式,还要尊重他们的情感,把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化为一种“学习的游戏”,在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并快乐着”,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课堂里把知识轻松愉快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愿意并且十分满意地接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