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电子学整合电子学档翻译技能形成性评价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24428 浏览:1083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形成性评价对于翻译教学和测试而言举足轻重,它可以给师生持续地反馈学生译者能力习得和发展的情况,帮助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文章参照德国功能学派Nord的翻译理论将语用问题、惯例问题、语言翻译问题和具体语篇翻译问题设为形成性评价的四个参数,从而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翻译困难。通过利用电子学档展开实证分析,具体探讨了涉及评价的相关工具与方法,希望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翻译教学;电子学档;语料库;翻译记忆
[]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97-05
一、引言
Colina在《翻译教学:从研究到课堂》中指出翻译教学与翻译测试二者发展的不协调:尽管翻译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增多,但测试方面的实证分析却凤毛麟角。翻译教材在坊间大量涌现,但大多缺乏系统地研究错误评估和评分标准。我国学者穆雷在该领域成果斐然,主要贡献是:厘定了翻译测试范畴下的测试、评价、评估等近义词术语;综述了大陆、港台以及国外高校的测试评分标准。从Colina的术语体系看,大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领域属于译本质量评估(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ent),而不是翻译技能评价(translation skill evaluation)。前者仅关注翻译成品,目的是鉴定译者水平和能力;后者除了翻译成品之外,还关注学生的翻译过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程和认知技巧。本文所说的形成性评价就属于翻译技能评价,通过笔者参与的教学实践展开实证分析,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翻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如何?可借鉴的理论以及相关辅助工具是什么?

二、翻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Bachman等指出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获得学生进步的反馈。根据形成性评价反馈,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量体裁衣”,最终使之更加吻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吴秀兰归纳了外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8原则:主体性、激励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发展性、多元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说“翻译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活动”。翻译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具体应该评什么?测什么呢?有哪些理论以资借鉴?

1.评价参数:翻译问题(translation problems)

如果剥离了翻译的交际语境,翻译测试就变成“对与错”的判断而非“适合度”的评价,从而落入传统外语教学中的“语法一翻译法”的窠臼。笔者认为,“翻译问题”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参数(见表1)。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教师的评估负荷,使其工作重点从语法一词汇矫正(战术层面),转变为译本的交际。功能属性(战略层面)和译者的转换能力的测评。当然,Nord也承认学生源语或者目的语水平不足始终都是翻译教学最大的绊脚石。脱离语言正误来评判翻译是不切实际的,又如pym所言“不管现在还是将来,翻译都是学习外语的途径之一。若坚持学生必须具备完美外语水平才可以学习翻译,则意味着教室将空无一人。”由此可见,从初阶到高阶,翻译教学与评价都不能无视学生的语言问题。所以,笔者将词汇、语法、拼写等层面的纠错纳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教师通过设定每次任务的翻译纲要、教授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来控制任务的难度匹配学生译者能力,也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2.评价工具:翻译学档(translation-portfolio)

建构主义学习论者Jonassen等认为评价具有过程属性,应贯彻学习活动的始终,反对现实教学中二者割裂的做法。评价焦点不仅是学生学会了什么(产品),更要调查学生如何学会(过程)。这种观点与Colina提出的“翻译技能评价”恰好不谋而合。出于这种考虑,笔者选择学档(portfolio)作为面向翻译技能的形成性评价工具。
所谓“学档”是一定目的原则指导下收集的学生作品集,它能够体现学生的反思、进步和成绩。在外语教学领域主要应用于写作,而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多见。Newmark反对学生在批改后的翻译作业上做笔记,因为学生不会再看修改后的作业。试想如果利用电子学档作为作业载体,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把Newmark提出的两项基本功,即做笔记和修订译文整合到一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刘宓庆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课时就利用学档收录学生译作草稿、师生反馈评价以及定稿。Colina认为引入学档的目的是让学生译者体验专业译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的各类文本类型,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种种阻力。她将每次翻译作业设计成译前、中、后和语言聚焦四个活动部分很好地强调了翻译的过程属性,并且使学生在语用、语篇和总体考量方面有所绩效改进。王峰要求学生在电子学档中阐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疑惑、求证方法以及需要得到帮助的提示。由此可以实现教师评价、反馈的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可以更好调查学生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与翻译绩效(translation performance)二者不匹配的现象——即译者无法找到翻译过程中所需的恰当信息(表2),因此无法作出合理的翻译决策(无绩效),不管他多么清楚翻译问题是什么(有能力)。尤其是在术语翻译时,该问题尤为突出。以下是笔者在金融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一案例。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学生译文: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rving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must strengthen thei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and fully play their roles as the dominant financial force in rural areas and as the financial link between farmers.学生在学档中注明:“农村信用社”是一金融术语,通过有道词典以及调查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站等双语文本,确认其译名rural credit cooperative(简称RCC)。教师反馈: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站等平行文本采用了Rural Credit Union(简称RCU)。另外,《中国法律法规汉英平行语料库》显示大陆法律英译本出现“农村信用社”13次均是RCC。以英文译名反向查询;台湾地区法律3项CC,22项CU;而香港以CC检索为0,出现100次CU。同样,COCA语料库显示436条CU,4条CC。可见术语翻译的查询手段必须充分。RCC毫无疑问是中国特色译语,但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金融环境下是否该参照国际惯例呢?以上案例反应了学生确实具备了相当的翻译能力,但是在绩效方面还不够理想。传统的作业模式,教师无从得知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学档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Blackboard、Moodle、Wiki等电子平台的出现,学档电子化(即E-Portfolio,也称电子档案袋)日渐趋势。王峰、王正根据新西兰开放源码学习历程系统Mahara设计了翻译教学功能模块。Bowker与工程师Bennison联袂开发了“学生翻译档案”(student translation archive)和“学生翻译跟踪系统”(student translation tracking system),除了作品之外还有学号、源语篇来源、翻译工作条件、日期、语对、母语、翻译方向等属性信息,并且将作业批量导入MS Access数据库实现纵向(不同学生间)和横向(同一学生不同时期)的便捷捷检索。笔者认为电子学档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托工具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为每一位学生的翻译绩效“号脉”。以学档作为“病例”克服了传统形式的作业的弊端:保证了同一译者不同译作问的历时关联,明晰了不同译者间的共时特点。

3.评价方法:质化与量化结合

基于学档的形成性评价关注绩效层面的考察,要求学生生成自己的见解而非是被动地跟从教师提出的标准答案,拉近了学习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与评价的距离,是一种真实性评价。翻译学档记录真实学习行为,允许学生收集不同种学习经历的证据,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至于学档评价的信度与效度至今也存在学界争议,但信度、效度都是来自客观性为旨归的量化评价,目的是为了保证评价获得的普适性与推广性。李雁冰这两个概念不适用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并不适于对个别差异进行充分理解和阐释的质性评价方式。通行办法是从传统的评分(grading)转变为学档的特点描述(profiling),推行学档量规(scale),英国许多大学都采用了这类学档评价模式(如表3所示)。
笔者认为本质上学档评价属于质化评价,但在操作层面上并不排除运用量化手段,特别是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定义上看,语料库(Coprus)指大量按照一定标准收集的,可机读的文本集合。Portfolio是宽泛意义上的Corpus的一种,区别在于后者来源往往是学生语料,而且语料一般无需抽样设计和赋码方案。这意味着电子学档研究方法可获益于外语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理念。回顾上世纪90年代,桂诗春、杨惠中先生领衔建设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目的就是观察各类学生的英语特征和言语失误的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中国学习者英语作出较为精确的描写,为我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Tognini-Bonelli根据Saussure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来进一步讨论语料库方法对认识语言系统的作用,她指出二者差异在于(表4):
由此可见,学生译本属于一种语,教师完全可以以建设语料库的方式调查其翻译过程与成品,调查学生译本的特色。而且作为一种特殊语料库,电子学档还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阅读,完整和零碎统筹,内容和型式兼顾,定性和定量结合。比如,教师通过观察学习者语料库中的类符——形符标准比和词汇难度,可以研究学习者在译文中所使用的词汇丰富程度:通过研究平均句长、单词长度等,可以从文体角度判断译文的风格,并和专业译者的译文进行对比;通过研究学习者译文中特定词汇在语境中的搭配(KWIC),了解学习者的搭配错误和母语的负迁移信息;通过研究学习者语料库中特定词性(如名词)的出现频率并与专业译者译文中的相应信息进行对比,则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特定翻译技巧如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类(conversion)的掌握。

三、实证分析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下学期本科生,该班级学生人数17人。前一学期完成英汉互译、汉英对比、语篇分析概论等相关课程,学生掌握了基本翻译策略、熟悉相关理论。本学期接受笔者执教的为期15学周的科技翻译。主要选用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本科系列教材:方梦之、范武邱主编《科技翻译教程》。

2.研究方法

采用博客为个体作业单位,以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english521)增强交互与管理。博客作为学生的翻译学档平台收录学生对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课程作品、评估、自主学习作品、反思与规划、同伴与教师反馈、代表翻译能力的实证材料等。博客圈管理员(教师)在前台实现横向阅读学生作品并予以反馈:在后台将学生译本收集、清除语料代码、校对和存储,最终建设学生译本语料库,实现纵向阅读,以求发现具体哪些翻译问题构成学生的困难,多大程度上构成学生群体的困难。所发掘的翻译问题再作为课堂讨论的重点。刘宓庆教授(2010)在与笔者通讯过程中曾提到大陆翻译课堂教学不足之一是教师讲评的太多,与学生讨论的太少。相信建设翻译学档这一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师生的多元互动。本文具体以一次作业Down into the Deep:Using high tech to explore the Tutabuc为例做个案展示。

3.个案举证

科技翻译不仅要帮助学生熟悉这种文体特点,更重要是体现在特定语境下译本的交际功能如何实现,这样才是真实性的翻译,也才能够匹配真实性评价。因此笔者每次都将翻译任务与翻译纲要挂钩,翻译纲要越具体,译者发挥自由度的空间就越小。本次翻译纲要,如表5所示。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