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课堂教学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关于课堂教学反思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35814 浏览:1607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的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多个年头,我国的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都较传统教学有了较大的提升和转变。我们可喜地看到每个教师的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新课改,不仅不能真正践行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本文对新课改过程中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弱化

新课改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更加注重学生怎么学习,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教师已经不再强调如何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水桶容量,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学生的得力助手,做一个学生的探路者或领路人。因此,不少教师据此片面地理解为教师讲课越少越好,学生学得越多越好,甚至有人过激地理解为教师不讲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然而,新课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没有忽略教师的教授作用,甚至教师应比以前准备更充分,教学更卖劲。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很多东西不是仅仅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或者简单的合作讨论就能解决的,放手给学生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有机统一起来,教师指导学生感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融入自己的理解,并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和困难,不但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而且能够帮助老师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教师的合作探究等活动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才不会偏离主题,才能把讨论引向深入。
教师不能放手不管,课前应充分准备,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合作讨论引向深入,组织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适时加以点评。对于教学难点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就必须重点讲授,并考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这样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讲授相结合,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教师由满堂灌到满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堂问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积极思考的重要的教学形式。我们知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切教学形式都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为选择出发点和依据,生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加深问题的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是基于新课改的这些关于提问的作用,部分教师机械地理解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思维能力的提升等于学生的问题回答能力,甚至片面地认为,问题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因此,课堂教学中不管问题难易,都进行提问,不管知识层次,都要设置问题,用提问题的教学方式重复课本中的各种知识,这样的提问方式冲淡了整个教学过程,无法很好地体现教学轻重缓急,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知识的传授灌输变成了一个个问题,于是传统的教学填鸭式的满堂灌输变成了机械地满堂提问。
新课程教学中,记忆性知识减少,探究性问题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会生活、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三、学生活动的形式化泛滥化

新课改理念的一个突出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应积极融入教学,在参与中感知知识,提升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感知方法,提升学生能力。上政治课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堂活动课,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提升了多少能力成了次要部分。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注重合作探究,这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中心问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高中生有别于初中生和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和思想都较为成熟,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基础,结合学生的发展层次,利用必要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教学,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新课改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教师需要深度领悟课改精神,透过教学形式,真正用课改精神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践行课改精神,做到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融合统一。
(作者单位 贵州省麻江县麻江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