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音百年之声余音犹在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28044 浏览:1310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口诵心维,日就月将。一学期之韶光,行且风驰电掣过去矣!今者暑假伊迩,吾人对于此将至未至之考期,其观念果何如乎?……”一百年以前,1913年5月,陶行知在《金陵光》第4卷第4期上,发表《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
在文中,陶行知首先提出“勤生”“惰生”概念,说:“彼勤生兢兢业业,一日读一日之书,一时学一时之业。平日不虚度分阴,至考则不待楮墨,已有左券之操。更逆计前列之荣,师友之鉴赏,父母之宠幸,怡然意满,安得不乐乎?惰者则异是,平日惟宴安是娱,逸豫是耽。光阴宜宝贵也,而等于闲度;学业宜精思也,而苟于涉猎。至考则有落第之虞,更逆知点额之辱,师友之藐视。父母之责备,溯往自伤,而往者不可追,嗒然若失,又安得不悲乎?”在此两相比较之下,他尖锐指出了由“惰生”而出的恶行和恶果:“彼惰者之自悲,吾无间焉。所惧者,彼既以惰而荒业,复不愿自居下风。谓美名可以幸邀,令誉可以幸取。因畏辱心而生侥幸心,复因侥幸心而生谲诈心者,比比然也。彼勤者之有荣,吾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之悦也。所惧者,溺于虚名,不自满足,自量才智不如人,犹殚思竭虑,求有以达其冠军之目的。始于一念之贪,终于欺诈之行,此又学子考试时通常之态度也。”对于心存侥幸行舞弊之事的情形,他也有所评述:“噫!两军对垒而阴谋用,五洲互市而狡计生,考试之时有试探焉!试探维何?夹带也,替也。稍敛形迹者,则剽窃焉,耳语焉。其为名虽繁,其为欺则一。而所以陷溺之者,则不出畏、贪之二念。”随后,陶行知从欺亲师、自欺、违校章、辱国体、害子孙—五个方面,从孔孟儒学的思想立场出发,从道德、社会、心理、规章制度等层面系统论述了“考试舞弊之五恶德”。最后,他为告诫学子,杜绝舞弊指出了应走之路——“敢以孔圣之言进告吾所敬爱之学子:‘过则勿惮改。’失之于前,改之于后,不失为颜回,不失为周处。若其徘徊歧路,不改前愆,则正邪不两立,清浊不同流。吾所敬爱之学子中,不乏洁身自好之士。所望毋惮权势,毋循私情,择善而行,见义而为;大声疾呼而忠告之,耳提面命而规谏之;忠告规谏之不从,割席与绝之;割席之不悛,鸣鼓而攻之:必达肃清之目的而后已。诸君,诸剧今日不能止同学之欺行,安望他日除国家之稗政,革社会之恶俗乎?挽狂澜而息颓风,是所望于诸君之力行。”
百年之声,余音犹在。如今品读此文,其中的深刻思想和真挚话语仍然对于我们作教育工作的人,对于有志于学,有志于推进社会文化教育、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人们仍然有启迪作用。当然,在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学养水平,而且还要在合乎科学和教育规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对考试的制度、方法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各种考试都成为推进教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有力手段。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