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基础幼儿混龄游戏论述基础与实践价值及挑战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20539 浏览:867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混龄游戏的教育形式备受我国学者和幼儿园的关注和实践。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观察学习理论为混龄游戏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我国少数幼儿园的成功尝试证明了混龄游戏在促进幼儿的言行、情感、合作能力、心理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等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当然,现阶段我国实施混龄游戏同时也面临着家长、教师、游戏内容以及游戏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混龄游戏;理论基础;实践价值;挑战
1671-0568(2012)02-0097-04
混龄游戏主要是指不同年龄(年龄跨度1年以上或更多)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的游戏。这种游戏形式产生于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提倡的混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认为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交往,可以扩大他们的接触面,使幼儿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谦让等社会性行为,为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混龄游戏的教育形式备受我国学者和幼儿园的关注和实践。幼儿园实行混龄游戏,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着一定的实践价值,同时它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

一、混龄游戏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环境与同伴对人们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要在人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学习和成长;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对他人言行举止的观察模仿对人们成长的意义。他们的观点都为混龄游戏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他认为,同龄儿童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发展特点,阶段之间保持着发展的连续性。然而这些阶段并不绝对与儿童年龄相符合,各个阶段儿童的发展会因社会环境和习得经验的不同而有所加速或延缓。[3]所以,儿童需要有与同伴和环境互动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幼儿园中引入混龄游戏活动,使得幼儿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伴进行互动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为幼儿提供了观点相触的可能,发现同伴认知上的不同。通过与同伴的争论,促使幼儿开始接纳、适应或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以融入不同的信息,使得自身认知水平得到发展。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幼儿园实行混龄游戏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进行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幼儿园中引入混龄游戏活动,使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游戏,因年长幼儿和年幼幼儿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不同,而产生了“最近发展区”。年长幼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年幼幼儿解释和说明,年幼幼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年长幼儿询问或模仿,这些让他们既超越自己原有水平,又反映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使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实和提高。因此,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为幼儿园实施混龄游戏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通过这种观察学习,人们只要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观察到他人行为,不必亲身经历强化学习的过程,而只要观察到他人受强化就会产生强化的体验, 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学会观察到的行为。
在幼儿园引入混龄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模仿不同发展水平同伴的机会。年幼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年长幼儿的言行举止,促使自己习得、运用和强化,最终形成适于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可以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也为幼儿园实行混龄游戏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混龄游戏的实践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都严格地进行同龄编班,在实施游戏活动时也只是在同龄班级之内或之间进行,这种游戏组织形式不能很好地照顾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不能较快地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混龄游戏则能弥补这一不足。我国部分幼儿园成功地尝试混龄游戏活动的事实也证明:在幼儿园实行混龄游戏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1.混龄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言行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观察学习他人的机会,尤其在言语和行为方面,幼儿在观察到他人因某种言行受到强化,就会产生强化的体验,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学会观察到的言行。
对年幼幼儿而言,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与年长幼儿进行不断的交往与合作,观察学习以至模仿年长幼儿的语言,然后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语言信息加以重新组合和改变,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年幼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年长幼儿对人待事的态度和行为,也会逐渐模仿并习得这种态度和行为,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年长幼儿而言,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因自身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等,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尤其是对年幼幼儿表示关心和提供帮助,通过纠正年幼幼儿的语言或行为的不当,也使其自身的语言、行为能力得到强化和发展。
2.混龄游戏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游戏,增强了游戏的复杂性和层次性,这种游戏环境为幼儿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对年幼幼儿而言,让他们体验到了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或嫉妒,同时年长幼儿的积极行为为他们提供了正面的良好榜样,并由于年龄相近而更具有感染力。因而,年幼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沟通可逐步克服自己的消极情感,增强了年幼幼儿对积极情感的灵敏性和对消极情感的承受能力,锻炼幼儿情感控制能力。
对年长幼儿而言,让他们体验到了对年幼幼儿的爱护或轻视等,同时年长幼儿也因榜样的自我心理作用,愿意在与年幼幼儿的沟通过程中自觉的展现积极情感。并且,通过教师对年长幼儿积极的监督和引导,帮助年长幼儿克服消极情感体验,增强年长幼儿对积极情感的认同和渴望。
3.混龄游戏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游戏,这宛如一个社会的小雏形,无疑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4]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通过分工合作,协商性地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这一过程也是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的过程。
对于年幼幼儿而言,由于向师性和榜样作用,他们更愿意和年长幼儿一起游戏,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向年长幼儿学习,得到年长幼儿的帮助,减少了竞争的压力。通过这一游戏过程,他们发现与同伴分工合作能更有趣和容易地解决问题,这就使得他们乐意与他人合作,也提高了他们与他人合作和能力。
对于年长幼儿而言,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带动和帮助年幼幼儿一起游戏,幼儿间有了真正的互动、合作,这也使他们感到特别快乐和自信,带来了愉快的体验。就这样,合作的意识与行动在不经意间自然的实现并得到巩固,合作的能力也在不经意间自然的提高。
4.混龄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年幼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的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5]幼儿园实施混龄游戏,对幼儿尤其是年幼幼儿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