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课上如何吸引初中学生体育课上利用大脑开发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27411 浏览:1217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人的大脑逻辑思维的转化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2-3岁时的小孩子,大脑左侧优势并未建立,大脑的功能是双侧型的;5岁以后由于儿童受到人为强制性右侧肢体活动的激发,大脑左侧优势开始逐渐得到强化;10-12岁时,随着右侧肢体的逐步强化,左脑优势逐渐建立。此时如左侧大脑半球受损后,右侧大脑皮层尚有可能再建立起语言活动中枢,代替左侧大脑工作。但在发育为成年人后,左侧大脑半球的优势则基本形成,左侧肢体的运动技能也相对成动力定型。因此,正处在这一年龄阶段中的中、小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全脑型"体育教育理念,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根据近代脑神经科学“大脑不对称性理论”,大脑在控制人体运动时,又是遵循着“交叉控制”的机制,也既左半球大脑皮质与小脑右侧和右侧肢体的骨骼肌相联系,同时也与身体右侧外周感受器相联系。与此相反,大脑右半球皮质是与小脑左侧和左侧肢体肌肉及外周感受器相联系。大脑就是通过左、右脑半球皮质控制着人体的整体运动,在完成前向控制过程的同时,也通过生物反馈控制过程更准确地控制着人体的运动过程。大脑通过外周感受器,感知完成运动的信息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进而发出新的指令,调整自己的运动。在这个前向和反馈双向调控过程中,使双侧大脑都参与了工作。根据“用则进废则退”的原理,通过双侧肢体的强化练习,使双侧大脑因此都得到了锻炼,潜能得到更多的开发。为此,如何通过强化双侧肢体的练习来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高度重视。
随着国内外有关“开发右脑”“右脑教育说”和“全脑革命说”的探讨,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开始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本力主持的“九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重点立项课题——“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理论与实践”,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2622名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左右脑功能的改善(采用et技术进行的脑科学研究)和文化课学习成绩、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等,均比以传统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明显要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能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和文化课学习的成绩。使儿童少年的运动和智力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全脑型”的人,不仅仅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二、先把学生“磁化”再“变化”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三、利用活动激发学生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学术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总之,初中学生体育课的发展我们老师要全方面去抓,要重心理到身理,重远观到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