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视域转换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5866 浏览:200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立足于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现实,结合时代精神,指出道德学习是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视域,提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视域应由重视教育者的“教”向重视青少年道德“学”习,并提出了青少年道德教育实现这一视域转换的基本方略。道德学习作为一种价值性的学习活动,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终身性与发展性、生活性、整合性;道德学习的价值诉求是人的长大和发展;道德学习之于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道德学习是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道德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研究道德教育的视角。固然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有着不同的特征,也有着各自历史阶段的公道性,但我国道德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视或者轻视人的主体性、忽视人的发展的本体价值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受教育者道德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被剥夺,道德独立人格被泯灭,道德长大的自由被压制,道德发展被约束,因此,必须进行视域和思维方式的转换,使其获得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意蕴。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视域转换契合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回应了转型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顺应了终身道德学习的潮流。夸大|教学论文网|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视域向重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转换,实质是夸大|教学论文网|教育权利的转移,从夸大|教学论文网|对青少年道德的教育、培养,转向夸大|教学论文网|引导、帮助青少年自己进行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由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为的是让每一个个体道德生命自主地长大,为人的道德生命自由发展服务。为了完成这样的视域转换,需要进行新的价值取向与逻辑起点的确立、基本原则与方法的选择、目标的定位与内容的安排、过程的优化与机制的建构。把促进青少年长大和发展作为价值追求,把青少年的道德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坚持主体性原则和贴近性原则,选择服务学习的活动法;把青少年和谐品德结构的形成作为目标,把青少年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的整合作为内容;把道德教育过程优化为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

一、着力建立互动交往型师生关系。【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学习道德教育视域转换主体性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Abstract5-8引言8-13(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8-10(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10-11(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一、道德学习: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视域13-23(一)道德学习及其特点13-17(二)道德学习的价值诉求17-18(三)道德学习之于道德教育的意义18-20(四)道德学习已成为研究道德教育的视角20-23二、由重“教”向重道德“学”习的视域转换: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必要选择23-32(一)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审视23-26(二)在实践批判基础上看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视域转换的必要性26-32三、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实现向重视道德“学”习的视域转换的基本方略32-45(一)价值取向的预设与逻辑起点的确立32-36(二)基本原则与方法的选择36-40(三)教育目标的定位与内容的安排40-41(四)教育过程的优化和机制的建构41-45参考文献45-49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49-50致谢5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