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生命壁垒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19482 浏览:916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开放是人性中固有的诉求,开放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开放这一存在方式,促使人的生命异于动物,成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菁华。生命正是在开放中走向完满、解放、充盈和无穷的境界。也正是生命的开放性,才使得教育有存在的必要,教育才有用武之地。关注生命的开放性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作为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就应该关注生命的开放性。从而能够敞开个人的无知之域,引导人生向无穷的知识开放;能够引领个人自由地徜徉在精神的海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安宁;能够获得变革生存方式、向更高存在状态跃迁的动力,终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展现生命的辉煌。但如今人们在寄予教育美好期望的同时,却痛心地发现教育现在变得日益地封闭、日益地和人的心灵相疏离。处在现代性境遇下的学校教育,是功利性与唯科学性的教育。功利性“自然地具有排斥那些使人视界开阔、目光远大、灵魂饱满的东西的倾向,自然地排斥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排斥与此密切相联的无私的好奇心、知识上的冒险意识和反独断的探险精神。”①唯科学性易带来人、人性的迷失。它将人性的识读湮没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人生意义的追问遮蔽于技术的培养之中。加之电子技术发展尤其是网络的便利使得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扩大了主体间的心理间隔并使个体走向离群索居和封闭的趋势。而在上述综合影响下,学校教育最大的不足就是排除了对人的心灵、聪明的开发,对人性情的陶冶,教育逐渐失去了它修养人性、关怀人生的本质,使得学生在得到教育的同时,似乎又套上了束缚“生命意志”的“绳索”,逐渐沦为教育支配下的工具人和机器人,失去了学习的欢快、创造的自由和内在生命的活力,产生了精神焦虑、心灵孤独、道德颓废、心理扭曲,失去精神家园状况的心灵空虚感。鉴于此,我选择了“冲出生命的壁垒——生命的开放性之教育关注”这一题目进行研究。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首先厘清概念的内涵。论文首先从人性论、本体论、价值论等方面论述了“生命的开放性”的内涵;其次,指出了发展多维性、自由创造性和批判否定性是其特征;最后,论述了生命向自然界、关系世界开放和意义世界开放的三个开放维度。第二部分:梳理中西方历史对“生命的开放性”理解。中国历史上主要论述了儒家、道家和中国化了的“禅宗”对此的熟悉,并得出三种不同的学说固然对“生命的开放性”的追求路径有所不同,但都着眼于从与他人及外物相对峙的封闭的“小我”中解脱出来,进入群体生命乃至宇宙生命的交感共振之中,从而步入“大我”的开放的生存状态。西方历史上主要论述了哲学人类学、存在主义和关系哲学对此的解读,并指出了西方哲学关于“生命的开放性”的思想的提出是处于布满|英语教学论文|裂变的历史文化转型的时代使然,是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是对精神家园的永恒渴求地再现。第三部分:开放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生命正是在开放中走向完满、解放、充盈的,因此,开放对个体生命的长大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个体生命潜力的开发、对可能世界的追求和对生命境界的提升。第四部分:论文论述了“生命的开放性”在教育中的迷失及其归因分析。首先论述了在教育中的迷失的表现:个体生命生活空间的窄化;个体生命人格的异化和个体生命创造性的压抑。其次指明了迷失的原因即传统文化中“注经传统”所形成的封闭的思维方式;“电子主义”所形成的人的自我封闭;简约化的“教育世界”异化了人的生存和程式化教育过程对生命的压抑等原因。第五部分:本部分主要论述了教育对“生命的开放性”的关注策略。分别从庇护|教育论文网|生命的关系性、激发生命的活力和重塑生命的自为性上来探讨的,以期教育能够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足,更加关注生命的健康长大。总之,开放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是生命的本质属性。教育不应遗忘开放性对个体生命的长大价值,因此,教育要为生命的舒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教育也会由于关注“生命的开放性”而显得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关键词】:个体生命开放性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ABSTRACT5-10引言10-11一、开放:生命的存在方式11-25(一)识读“生命的开放性”11-15(二)“生命的开放性”的特征15-181.发展多维性15-162.自由创造性16-173.批判否定性17-18(三)“生命的开放性”的维度18-251.向自然界开放18-202.向关系世界开放20-233.向意义世界开放23-25二、历史:中西方对“生命的开放性”的关注25-38(一)中国历史上“生命的开放性”的思想25-311.儒家的追求“内圣、外王”的开放性思想25-272.道家的逃离“成心”的开放性思想27-293.禅宗的“心物一体”的开放性思想29-31(二)西方历史上“生命的开放性”的思想31-381.哲学人类学的“精神品格”的开放性思想32-342.存在主义的“无”的开放性思想34-363.关系哲学的走向他人的开放性思想36-38三、意蕴:开放对个体生命长大的价值38-44(一)逃离束缚——挖掘潜力38-40(二)超越当下——追求可能40-42(三)提升境界——修养生命42-44四、困惑:“生命的开放性”在教育中的迷失及归因分析44-64(一)“生命的开放性”在教育中的迷失44-511.个体生命生活空间的窄化45-472.个体生命人格的异化47-503.个体生命创造性的压抑50-51(二)教育中“生命的开放性”迷失之归因分析51-641.传统文化中“注经传统”所形成的封闭的思维方式52-542.“电子主义”所形成的人的自我封闭54-553.简约化的“教育世界”异化了人的生存55-574.程式化教育过程对生命的压抑57-64五、完善:教育对“生命的开放性”的关注64-87(一)庇护|教育论文网|生命的关系性65-751.引导生命对自然的敬畏66-682.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68-723.审视自我生命72-75(二)激发生命的活力75-80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精神“冒险”76-772.引导生命本能的发挥,开发生命的创造潜能77-783.引导学生理性解读教育文本,体验生命世界的伟岸78-80(三)重塑生命的自为性80-871.教育由“灌输”走向“解放”82-832.知识观由“技术主义取向”转向“生存论取向”83-843.生命由“满足当下”走向“批判否定”84-87结语87-88参考文献88-92后记9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