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6214 浏览:202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修订后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师生却对诗歌学习持排斥的心态。转变这一近况,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本文提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概括而言,就是不再强求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的齐声朗读;浅析鉴赏中统一、明确的结论。而是用教材陌生化引起学生好奇心,革新教学论文导入激发兴趣;注重自读、涵咏;尊重学生的个体领悟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以而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1.诗歌教学导入,夸大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温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方式。
《心理学》中阐述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提到《留意论述》这一重要的现代心理学论述。留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识的摄入,都是通过留意引起的。而留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留意力以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想法提高学生的留意稳定性。将留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而不能一再用单调机械的字词预习、熟读课文来转移学生的“留意”。人的留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熟悉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留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熟悉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心理学探讨这一原则,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留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有着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点。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1.2捉住契机,革新教学论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捉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先容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假如仔细探讨,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而且由不同的传说在不同的地方还演绎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对这样的传说是很感兴趣的。在教《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两首诗时(这两篇是放在一起上的),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一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二是他生于海宁,是浙江人。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熟悉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熟悉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具体的先容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探讨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2.诗歌鉴赏,夸大少明确统

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高度语言凝聚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讨。
以课改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艺术境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理解。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作用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浅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以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浅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以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课《死水》为例,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作用。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迪: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浅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同样,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点,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点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在《名作重读》一书中写道:“不能否认一个时代、社会的‘大天气’(即我们通常据说的时代精神、氛围)对生活在时代社会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的影响。但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社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苏东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苏东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也是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假如我们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培养,我们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浅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以而充分显示主体介入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由此,笔者提出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既是对旧有教学方式(策略)的革新,更是我们这些人民教师认真实践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