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3541 浏览:9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示范朗读;培养能力

一、教学中朗读有着的不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有着忽视朗读的现象。那么,是不是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已经俱备了呢?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令人担忧的情况:
(一)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过程中常出现发音不正确、逻辑停顿的错误。如把“戏谑”的“谑”(xuè),读作“虐”(nuè);把“戛然而止”中的“戛”(jiá)读作“嘎”(gá)。文言文更是出现停顿错误、通假字读音错误等现象。
(二)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学生站起来朗读,声音又细又低,神态扭摇摆捏,一个语调读下去,不会抑扬抑扬。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有相当数量。

二、朗读教学改善

针对这种近况,我以六个方面着手,将高中朗读教学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通过朗读进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以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正确地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地感受,自然而然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以而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通过朗读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洁美,可以“一字传神”,甚至“不着一字,尽着”。高中学生以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实在,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假如不读,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感受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
(三)通过朗读提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语文的传统策略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亲身须要急思量。”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例如《荷塘月色》一课,假如单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很多话语令人费解。怎么办?读!通过响亮地、有感情地去读,学生会发现眼前霍然开朗,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高中语文课堂上应让学生去朗读,去思索,否则课本中的精品就会索然无味了。在教学中,假如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将会事半功倍。
(四)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北宋教育家张载说:“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作用。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能刺激大脑,加深记忆。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假如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巴金、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家都运用过朗读进行记忆积累,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五)朗读可帮助字斟句酌,修改文章。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错误、拗口,逻辑不严密等不足有着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叶圣陶先生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碰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的方式,海明威将其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定稿,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由此可见,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
(六)朗读可创造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熟悉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朗读课文,特别是对于有着浓厚感情或是能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文章,学生尤其喜欢。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主旨,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和语言组织能力。比如我在讲剧本《雷雨》时,先让学生课下预习,把握课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再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实践证实,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进展,课堂气氛活跃。
为了通过朗读来创设情境,我又着重抓了以下两点:一是老师的示范性。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浅析。”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布满情趣。如在讲《陈情表》一文时,我用饱含深情的朗读使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老师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朗读和学习的被激发出来。二是录音机的示范性,主要指朗读录音。朗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它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策略和技艺教学论文,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