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3519 浏览:578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同志在《关于教育不足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同志给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主要途径在各学科教学,而语文学科的德育尤为突出和重要。语文德育就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它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对学生所进行的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教育。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语文德育,对学生的思想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德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主要是依据语文教材来进行,由于入选的教材是文质兼美的典型性文章,思想内容好。因而,进行语文德育就必须紧扣教材、配合教材,发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对课文要讲明、讲透,学生才能学懂学好。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我以为可以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渗透;二是通过阐析主题思想渗透;三是通过赏析艺术形象渗透。

一、品析关键词句渗透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捉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层次地剖析、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感情,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策略,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这是由于,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文眼”)思想深刻、语言凝练,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如: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文中的“半殖民地”、“中华不振”等词语概括了当时中国的情况教学论文,道出了遭受列强侵略的中国所受到的欺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当中国之主人”这些词语又充分说明了周恩来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少年时代就立下报国之志,确实卓越非凡。于是,什么样的读书目的是渺小的,什么样的读书目的是伟大的,也就泾渭分明,同时说明了周恩来的明确熟悉,足见他的志向坚定不移,而思想更趋成熟,也清楚地展示了他壮丽、宽广的内心世界。这样,通过抒发赞颂之情,用点睛之笔激发了读者的仰慕学习之心。

二、阐析主题思想渗透

课文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源泉。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归纳与概括,明确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进行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联系形势任务、联系学生思想,提纲挈领,简明扼要,阐析主题思想,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亦能达预期效果。如:《有的人》这首诗固然只有七小节,但思想容量却很大,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受到感染熏陶。这首短诗以“有的人”为题,是对全诗内容所作的提示和概括,它蕴含着深意。在诗的开头一节里,诗人就揭示了这种深刻含义的具体内容,精辟地概括了人生的作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事实正是这样:那些社会的败类、人民的蛀虫,他们的行为,为人民所痛恨;他们的生活,为人民所不耻;他们的生命,在人民的心目中早已腐烂发臭。而那些为着千百万人民的利益而不屈不挠地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们的崇高事业、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短诗以质朴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鱼肉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以而深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鲁迅以及无数革命先烈的热爱之情。它深刻地表明:一切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一切危害人民的人,人民彻底唾弃他。这就是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广的思想作用。

三、赏析艺术形象渗透

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熟悉的结晶,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熟悉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了较大的比例。文学作品教材的赏析,是中学语文的重要任务。诗歌、散文、小说可以说都是通过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和独特深邃的意境感染读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浅析和欣赏,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使之在审美感官上获得愉悦,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心灵上得到陶冶,进而达到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以而得到审美享受和思想熏陶,潜移默化地获得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