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1441 浏览:1454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本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反思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结合当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本文以同等对话建立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四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长期以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界同仁正在不懈地努力探讨,争取转变过去那种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情况教学论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本地区语文教学的“低效”现象并没有以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走出语文教学“商耗低效”的怪圈?怎样才能以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两个不足仍然困扰着我们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语文课改的前进方向,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谈一些看法:

一、同等对话,体现阅读教学的化

“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存活方式和生活方式。(马丁.布贝尔)“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克林伯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这个同等的对话过程中,它讲究师生的同等相处,讲究课堂的自然和谐,讲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讲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师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观念,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多年形成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使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了课堂上还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关键在教师的指导,无形中给人们一种“师为上”的感觉。现在就应该打破这种观念,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凡学生自己能探究得出的结论老师不应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规律老师不应暗示,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思索的空间,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
其次,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确立对话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在这过程中实现自我审美体验及信息获取。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别,其对文本的理解及阅读文本的目的性会有不同层次的看法和要求。因此,教师首要的一步是以自我发现、自我构建的思想为教学指导,确立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联系。只要学生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目的就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对话交流中通过心灵碰撞获得个人体验,以而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愉悦。
再者,我们应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作用。这类似于“团体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慢慢明确阅读的目的,提高阅读的能力。如学生对重点句段的看法、文章结构的浅析、内容思想的理解等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畅所欲言、“百家争鸣”之中获得感悟、体验,以而有效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理解、体验、感悟。实践证实,阅读教学中,只有当我们的课堂真正的,真正感动了学生的心、触动了学生的情,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与体验时,心灵才会受到顿悟,思维才会得到放飞,学生才会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实效。

二、关注个体,打开自主探究的窗口

“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特点是:教师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科学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能地获取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把学生当作自己强装硬灌知识的容器,而应重视学生个体探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每一次阅读体验都能成为一扇新开启的窗户。个体探究是学生自能阅读的起点,是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的窗口。
第一、变先教为先学。要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真正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变教师先讲先教为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教后导。变先教为先学,就要强化自学预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先自由地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与“交谈”,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文本的内在涵义,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来进一步建构、升华文本的作用。
第二、鼓励自我展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讨者、探讨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力图设计丰富的语文活动形式,激发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与新的熟悉通过活动展示出来,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问,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个体探究的开发,为他们能充分地自我体现提供多种机会。
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探究是其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起点。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探讨能力;能充分弘扬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寻找到自己读的起点和指向;能拓展学生联系空间,丰富课内外衔接;能引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充分关注,缩短阅读主体与新材料之间的心理间隔。例如:《颐和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聪明。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运用了导游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江南园林艺术和颐和园的建筑特点,课堂上让学生以导游解说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解。同学间不断地有人补充、纠正。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地在学。在对别人的补充、纠正时,既体现了他课外对知识的收集,又体现了他对课文的理解和对别人发言的聆听和思索,真正体现了课堂中主人翁的地位。就这篇课文而言,学生自主发现和掌握的知识绝比较教师直接传授的要多得多。

三、以读为本,还阅读教学的真面目

心理学探讨表明,要使“外部语言”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语言”,一般要经过20遍以上朗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读”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没有“读”也就没有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书。如课始时感知性地读,课中带着不足感受读,课后欣赏性的读、拓展性地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多读,通过自读、引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在读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感悟,真正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朗读时,能以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自己之口、使其意皆出于自己之心。在读书时,要引导学生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抑扬,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沉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也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音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