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新课程实施适应性调查与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21 点赞:13165 浏览:501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我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以课程和教材改革为标志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其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研究和掌握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编数学教材的特色、当前在基础教育方面数学教育改革的思路以及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和目前陕西省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特别是针对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性问题,设计了符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教师的知识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新增内容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的看法;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教师教学行为现状);考试与评价等。首先分析了调查结果及其产生的原因,阐明了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大众数学”教育思想;“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夸大|教学论文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倡导新的教学形式等。进而又提出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技术、数学是文化的全新数学观;以建构主义为心理学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起到组织者、指导者作用的全新数学教学观。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建立建构主义的全新学习观。其次是围绕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相对于学生从“教师”转变为“导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相对于同事转变为更加亲密的“合作者”。相对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设计者”和“开发者”。三是针对当前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1)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指导数学教学。(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3)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促进作用。(4)拓展数学习题的练习功能。(5)教学反思。(6)案例分析,(7)科学分析、评价。四是积极开展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培训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中学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领会以及观念、能力的全面转变都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通过本课题的调查与思考及其他相关研究有助于促进身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广大中学数学教师与时俱进,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深入研究和领会此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教师角色的新变化;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新技能——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增加对新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策略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山重教师向重学生转变,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转变。更好地使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正确的回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师角色适应性
【论文提纲】:1、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8-92、调查结果与分析9-162.1关于教师的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9-102.2数学教师的知识能力10-112.3教师对“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看法11-122.4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12-152.4.1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12-132.4.2教师教学行为现状13-152.5考试与评价152.6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15-162.7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期望163、调查后的思考16-293.1更新观念,提高能力18-223.1.1思想观念更新18-213.1.1.1数学观的更新18-203.1.1.2教学观的更新20-213.1.1.3学习观的更新213.1.2知识结构更新21-223.2针对课程改革转变教师角色22-243.2.1相对于学生,从“教师”到“导师”223.2.2相对于自身,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22-233.2.3相对于同事转变为更加亲密的“合作者”23-243.2.4相对于课程,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243.3针对数学教育中的误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24-283.3.1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指导数学教学253.3.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25-263.3.3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263.3.4拓展数学习题的练习功能。26-273.3.5教学反思273.3.6案例分析27-283.3.7关于评价283.4针对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师培训28-29总结29-30致谢30-31参考文献31-32附录32-36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