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燮谈“力”说起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5054 浏览:188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力”是古代文论领域一个重要的批评术语。在衍变的历程中,其内蕴不断扩大、丰富。本论文以叶燮对“力”的论述谈起,对这一术语做一还原性考察,辨析其源流、类别和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源流类别承载
“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艺创作主体基本素养的重要术语。清代叶燮在《原诗》中针对客观的“在物者三”——理、事、情提出了主观范畴的“在我者四”——才、胆、识、力。这四者建构成创作主体完整的心理结构。“力”是创作物化阶段的关键要素,联系着文艺创作的最终结果。

一、“力”的追本溯流

关于“力”,叶燮认为:“立音者,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古今文艺创作者,之所以能神思千里,下笔如神,就因为“有其力载之”。 以主观角度来说“力”是创作主体概括生活的笔力和功力,以及主体的审美理解浅析能力。以客观角度讲,“力”指的是文学艺术本身所产生的感染力。叶燮将“力”提升到一个新的论述高度。然而追本溯源,“力”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流变。
首先是“力”的内涵。在古人的笔下,“力”字摇曳生姿,作为诗性概念进入文论领域源远流长。“力”字进入文论领域发轫于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力”指人的精力和能力,指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期下,如果还有精力就可以学文。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至于陶冶性情,以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这里的“力”也是精力的意思。精力、能力可以认作是“力”的基本意。东汉王充《论衡·超奇篇》:“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世间多有。”“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刻苦努力的意思。以词性上讲,“力”的含义由名词性逐渐扩展包含动词性。唐皎然《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体裁劲健曰力。”“力”在这里又演变成一种文章风格。清刘熙载将“力”看作是创作主体的物化能力,在《艺概·经义概》中写道:“文之要,曰识曰力。识见于认题之真,力见于肖题之尽。”
以以上可以看出,“力”在流变的历程中,内涵逐渐丰富,逐渐成长为古文论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术语。

二、“力”的外延

“力”在论述运用的历程中,其词根强大的结合性和自身作用的包容性,衍生出诸多的诗性概念。比如“风力”“气力”“笔力”“才力”“学力”“格力”“识力”“知力”等。这些概念在文论的进展历程中充实了古文论的论述范畴。唐魏徵《隋书经籍志集部总论》:“永嘉以后,玄风既扇,辞多平淡,文寡风力。”这里运用了风力这一概念,说自永嘉以降,玄言之风日益流行,文辞趋于平淡,文风失去了劲力,渐流于庸淡。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常痛诗道崩坏……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这里的“才力”是才能、能力的意思。白居易以己之才力属意振兴诗道。对于气力一词,在文论领域,运用者较为广泛,其含义也较为丰富。例如北宋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清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如今却因读此七十回,反把三十六个人物都认得了,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文字有气力如此。”这里的“气力”,多含有文字的表达能力一意,也含有文章笔力深厚之意。识力一般则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对事物的洞察能力或对事理的逻辑辨析能力,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四:“非其诗学之深,有此识力,盖数诗本非人心所不安也。”近代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然此二者(优美与壮美)之感吾人也,因人而不同,其知力弥高,其感之也弥深。独天才者,由其知力之伟大,而全离意志之联系,故其观物也,视他人为深。而其创作之也,与自然为一。”在王国维这里,知力大致可以理解为人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优美、壮美,感知能力越强,越会有深刻的体悟。
可以看出,在保持词根基本义的同时,“力”以其强大的结合能力,衍变出诸多的诗性概念。这些概念在文论领域得到广泛而切实的运用,大大丰富了古文论的内蕴。

三、“力”对文学创作的承载

文学创作的成行是主观的力和客观的力相契合的结果,但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主体“力”的强弱。在叶燮看来,“力”是影响创作的关键因素。创作主体艺术功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艺成就的高低,力强则,力弱则文衰。所以叶燮又说:“然力有大小,家有巨细。吾又观古之才人,力足以盖一乡,则为一乡之才;力足以盖一国,则为一国之才;力足以盖天下,则为天下之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力强则承载能力就强,创作主体的表情达意就能充分展开。相反,力弱则承载能力就弱,创作主体即使勉强而为之也不会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力一方面来自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又来自创作实践中的锤炼,另一方面还来自主观能动与客观相契合的程度。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成败,究其最终理由则是力承载能力的强弱。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力”在文论领域的运用经过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衍变,在这个历程中,“力”的内蕴不断丰富。在创作中,文学作品的诞生是主观的力和客观的力之间张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学作品的好与弱是与力的承载能力挂钩的,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较强的力,必须在日常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笔力和功力。
【参考文献】
【1】朱恩彬、周波.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