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15041 浏览:676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著名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事实就是如此,哪一个成名成家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在教育教学历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善、不断充实而成功的,如教育家陶行知、魏书生、刘永新、李镇西先生等。他们都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历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总结教育教学规律,领悟教育教学真谛,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系统,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传播开来,引领当今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人才。我作为一名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对教学反思也有一点点感受,那就是必须“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一、只有反思成为习惯,才能时刻更新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指导实践”。信息社会,知识系统日新月异,教育革新不断践行,新课改、新高考与时俱进,为适应时代的进展,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领悟新理念,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满足当今时代学生的需求。就拿化学学科来说吧,课改前的教材主要注重论述知识系统的编排,课程标准也主要注重学生论述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师教死书,学生死学习,培养的学生能力低下,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今新课标的新教材不仅注重论述知识的科学编排,而且更注重与实际运用的紧密联系,更注重学生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为化学教师教学理念不及时更新能胜任当今教学吗?

二、只有反思成为习惯,才能不断了解学情

更新教学理念仅凭论述学习还不够,还需要在一线的教学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入学生之中,走进学生的心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系统,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给教学定位,有针对性地备课,实施有效教学,同时在传授的历程中,察言观色,发现不足,进一步反思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纠正,不断改善。我们学校的复读生尤为如此,因为他们来源及其广泛:有城市的孩子,也有农村的孩子;有知名省示范高中的学生,也有普通中学的学生;有干部家庭的子弟,也有工人、农民家的孩子,可以说遍布全省各地,个别学生还是他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导致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和性格有一定的差别,那么他们对老师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并在教学历程中不断反思,找出学生更多的共性,方能产生共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只有反思成为习惯,才能不断改善教法

自古以来,有关教育教学的策略很多,且不断更新,究竟哪一种策略最好,不好评判。还是有位专家说得好:教无定法。一点不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段,所采取的教法不同,由此,我认为最适合学生的教法才是最好的教法,才是最有效的教法。那么你的教法是否适合学生,光说是不行的,要经过实践来验证,如何验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情,选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而且还要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体现,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交谈、练习的反馈而加以检验,若发现不足应及时反思,及时弥补,调整教法。有的时候,教法还要顺应时代,还要依据学生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四、只有反思成为习惯,才能不断改善知识系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知识也会有不断的删除和更新,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和领悟知识的变化,仍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总结上,就很难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剔除陈旧,补充新知,在教学中虚心请教,教学相长,才能不断改善自我,跟上时代步伐,受到学生的青睐。现在的化学教材无论知识结构,还是知识系统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章节变模块、必修与选修重新调整、论述知识与实际运用紧密联系、每年高考内容调整等等,对我们都是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刻钻研教材、吃透考纲、领悟高考说明,而且要习惯反思,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用最新的论述指导教学,适应新的高考。

五、只有反思成为习惯,才能不断增加教育智慧

“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拥有一桶水”,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我认为不太全面,时代在变,知识在变,一切都在变,你所拥有的一桶水是否新鲜最是关键,如果是一桶腐水,怎么还能给学生,由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桶水务必要始终保持新鲜。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新鲜?我认为必须在教学历程中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知识是否陈旧,反思自己的教法是否过时,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泯灭,反思自己的综合素养是否下降等等。总之,只有不断地通过上面的各种反思,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充实自己,增加智慧,使自己永葆教育青春。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